故乡永远是令人魂牵梦绕的所在,是我们流逝的童年,承载着渐行渐远的眷恋。
我自小跟随在祖父母身边长大,早些年祖母病逝,幸得祖父一直陪伴。在歧口老家,心中的那份挂念总是那么暖。
如今,祖父已有95岁高龄,是一名党龄在50年以上的老党员。生长在苦海沿边的他,一辈子靠海吃饭,当过生产队队长,做过船长,年轻时有一把好力气,在村里出了名的能干活儿。祖父曾一个人撑起十口之家,是家里当之无愧的顶梁柱。
大浪淘沙,真金方显。这把年纪了,祖父依然精神矍铄,身体也还算硬朗,平时仅吃一些降血压、降血脂、疏通血管的药物,遛弯、赶集更是不在话下,可称得上村里为数不多的高龄“硬汉”。
然而,就在今年3月,一向康健的祖父突发胸闷伴晕厥,脉搏低至每分钟26次。父亲争分夺秒地将祖父送至医院。
刚到医院时,祖父心脏接近停跳。医生立即为他植入了临时心脏起搏器。“再晚几分钟就坏了!”直到祖父病情逐渐稳定,医生才长舒一口气,将这一情况告知我们。好险!好在发现及时!
两天后,各项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医院正式为祖父做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非常成功。祖父苏醒后问医生:“这个小机器寿命多长时间?”“它的电池寿命将近10年呢。”医生回答。“记住了今天的日子,10年后来医院换电池!”祖父认真叮嘱我们。病房里笑声一片。
祖父恢复很快,没过两天就能下地行走。然而,我们还未来得及沉浸在祖父愈后即将出院的喜悦中,就听闻医院里有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接受治疗,悬而未放的心一下子又揪了起来。“可千万别‘阳’了啊”,父辈们商量着:“拆完药线就赶紧出院回家。”
真是怕啥来啥!出院后第二天,祖父的核酸试剂检测结果呈阳性。老人当天不得不住进了感染科病房。从起初偶感不适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祖父被诊断为急性心衰、呼衰、急性肾衰,随即插入呼吸机,入住重症监护室,最后陷入持续昏迷状态。
看着依靠呼吸机以及各种药物维持生命的祖父,全家人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白天父辈们陪伴祖父,晚上我们小辈轮流值夜,保证24小时有人守护。为方便所有家人实时了解情况、做好沟通配合,我们还建立了新的家庭微信群。每个家庭成员在值班期间都要将祖父的病情变化、医生的建议嘱咐、下一步诊疗安排等信息及时发送至群中。大家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群策群力。
眼见祖父病情日益加重,我们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心情都跌入谷底,既心痛又无奈,唯有祈盼医护人员施展回天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祖父肺部感染日益加重;心衰指标值居高不下,是正常值的百倍之多;肾脏“罢工”,身体各处浮肿;体温呈现持续低烧状态……各项指标持续变糟、各种疗法收效甚微。
我们经受着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却从未停止寻求治疗良方的脚步,一直与医生保持积极沟通,几次变更药物、调整治疗方案,但情况依然很糟。沧州专家团队同参与抢救的医生们召开了“紧急会议”。他们对祖父入院以来的治疗效果做了客观评估,认为“现在还不到最后一刻,再坚持一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调整治疗方案,抢救老人生命”。
“大夫说得对,老人家没什么基础病,再坚持坚持,万一好转了呢!”就这样,我们形成了陪祖父坚决抗击病魔的“统一战线”。所有人秉持着不言弃的初心,共同决定:再坚持一天。
第二天一早,我们带着焦急的心情汇集到医院,迫不及待地找医生询问祖父的情况。“尿量达到4000毫升,说明肾脏开始工作了,再继续观察。”这是自祖父入住重症监护室以来,我们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父辈们进去探视,祖父经唤醒可睁眼且有意识。这让病房外的家人们都无比激动。
“再坚持一下!”全家人重燃希望。从那天起,祖父在与病魔的殊死斗争中,开始变被动为主动。
接下来的几天,祖父的各项指标整体向好,然而难免此起彼伏。尿量一直维持在3000毫升至4000毫升之间,肾脏已开始正常工作;肺部消炎明显,但依然需要由呼吸机主导呼吸;心衰指标值忽高忽低,但还是以万为单位。
针对祖父的阶段性病情变化,父辈们请到呼吸科、急诊科专家前来会诊。专家们一致表示,过往治疗的措施是“补”,下一步是“疏”,主要治疗新冠病毒,计划输入新冠康复者的血浆,并配合输入新的抗病毒制剂。
新的治疗方案实施以来,医护人员铆足了劲儿地“见招拆招”,使得祖父各器官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拔管顺利、核酸转阴,好消息接踵而至,祖父终于迎来“新生”。
家人们遵循医嘱,采取将饭菜打成糊、经胃管输入的方式,有效保障了祖父的营养吸收。另外,考虑到在病床躺得太久难免诱发谵妄症,大家轮流陪祖父唠嗑解闷,尽最大努力减缓老人的烦躁情绪,保证充分休息。
这些妙招发挥了很大作用,医院也逐渐停止了给予祖父的液体输入。随后的几天,结合康复专家的意见,我们让祖父双腿屈膝90度内进行蹬踩、双臂上下推举,每天反复练习。祖父非常配合,为的就是能早日出院回家。
历经一月有余,终于到了出院的日子!家人们一早就来到医院,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互相倾诉着这一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感叹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而祖父听到即将出院回家的消息,也开心得像个老顽童,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历劫”好久,我终于要凯旋啦!
因在重症监护室病房躺得时间太久,祖父全身上下肌肉萎缩,如何展开康复训练成为我们和祖父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回到家后,祖父每天都能坚持练上几十回合的站立。几天后,在助行器支撑下,祖父迈出康复行走训练第一步。我们既激动又兴奋。
在家人的鼓励下,祖父每天都“主动要求进步”,站立时间越来越长,行走距离越来越远,步伐也越来越稳。“我今天不赖啊!”可爱的祖父变得更加开朗了,偶尔也会“撒娇、求表扬”,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幸福。
通过对祖父的抢救治疗,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生命的韧性和顽强,也见证到“生命奇迹”的诞生。其实,新冠并不可怕,只要坚守住永不言弃的初心,积极配合治疗,就定能抓住抗疫成功、重获新生的一线希望!
如今,我们看到祖父一天天好起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感谢沧州市中心医院、黄骅市人民医院所有参与抢救诊疗的专家和医护人员,他们对每一位患者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诠释了医者仁心的伟大;他们用精湛的医术、精准的治疗、精心的守护,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壮举;他们用兢兢业业的态度和高超的专业修养,铸成了“再坚持一天”的信念,才让我们得以用反哺之义回报浓浓的舐犊之情。
我们更感恩鲐背之年坚毅求生的祖父,他用眼中的坚定、行动的执着以及对生的渴望,展现了生命的大无畏,成为全家人的“超级英雄”!
不抛弃、不放弃、再坚持!也许惊喜就在拐角处等待与你的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