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1日
第15版:15

南皮大鼓乐:

气势磅礴震四方

张国奇

张国奇(中)教鼓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殷实 通讯员 南宝通 摄影报道

一双双悬起的臂膀,一对对舞动的鼓槌,一阵阵激越的鼓点,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每逢节假日,在南皮县文化广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清屯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张国奇,就会带领着鼓队成员,为人们演奏那慷慨激昂的南皮大鼓乐。

当张国奇擂响头声大鼓的那一刻,锣镲铙钹齐鸣,犹如万马扬蹄,在号角中奔腾,真是气势磅礴、声震四方……

流派众多 形式多样

鼓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自产生以来,便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国,鼓乐文化的普及程度是很高的,可谓深入人心。

“咱南皮民间大鼓,历史非常悠久,与南皮落子、吹歌并列三大民间文艺。据考证,大鼓乐自明代早期就已经传入南皮,发展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南皮民间大鼓属鼓钹系乐种,传承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多样。这其中,孙清屯大鼓、倪官屯大鼓和焦山寺大鼓是最为著名的3个流派。”讲起南皮大鼓乐,年过七旬的张国奇兴致勃勃。

于明初建村的鲍官屯镇孙清屯村,原有一个留佛寺。每逢节日,寺里的僧人会聚在一起演奏大鼓乐。由于场面宏大、鼓乐震耳,围观的村民接踵摩肩。当时,因大鼓乐是僧人演奏,所以表现出的节奏淳朴而简单,使用的曲目只有《小鼓匝》和《大鼓匝》两种。

“咱孙清屯大鼓真正流传到民间,是在清朝光绪年间,留佛寺僧人把大鼓技艺传给了孙清屯村的三位村民——祁银山、赵大元、田大元。其中,祁银山在原有鼓谱的基础上,又和众人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鼓曲,如《回头镲》《开天钹》等。”张国奇说。

祁银山的胞弟祁盛山酷爱大鼓艺术,不仅鼓艺出类拔萃,还会做细木工活,在周边县乡加工木器活儿时带回了不少击鼓技巧和鼓曲,丰富了孙清屯鼓乐的曲目。他还培养了朱风山、石宝文等多名高徒。孙清屯大鼓在祁盛山的影响下,流传开来。

“祁盛山先生对后辈要求很严,鼓手要站如松,鼓槌不过肩;铙钹要执于胸前,称为‘怀中抱月’;不会唱鼓歌不让敲……”张国奇说,“这些规矩现在仍然沿用,也是与南皮其它大鼓乐流派的不同之处。”

毕生所求 传承鼓艺

南皮大鼓乐鼓曲繁杂,技艺要求高,要想全部掌握绝非易事。可是,鼓乐的门槛很低,3个人就能组成乐队,一鼓、一铙、一钹,半个小时就能学会简单的鼓点。

“南皮大鼓乐的主要乐器是鼓、铙、钹,辅助乐器是单云锣和大锣。鼓是指挥,起主导作用;铙的体积小,发音低沉,在鼓歌中唱‘通’;钹的抓手较大,通常都系彩色绸带,击奏调高,在鼓歌中唱‘匝’。”张国奇介绍起乐器,“云锣和大锣只在隆重场合使用,一般很少出现。”

在中学教了半辈子英语的张国奇,与大鼓为伴已经有近70年的时间。他自幼酷爱音乐,尤其是大鼓艺术,七八岁时就跟大鼓队学习大鼓和铙、钹的演奏技巧。可以说,他在少年时就掌握了大量曲牌。

“我上初中一年级时,跟季泽同和张效禹二位老师学习了京胡和识谱,后来拜胡家林为师学习二胡。20岁那年,我加入了地区农民文艺演出队,专门从事歌曲创作。26岁那年,我被调到南皮县教育系统,在中学任英语老师。”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张国奇如数家珍。

多年来,张国奇创作了多篇鼓词、唱词,发表到刊物上。1965年,他还为作家刘小放作词的大型歌舞“黄骅儿女战海河”中的女声独唱《海河战士住俺村》谱曲,成为各县海河宣传队的保留节目,并在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中循环播放。

退休后,张国奇比以前更加忙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大鼓艺术中,一边授徒,一边挖掘整理鼓谱,并独创了“四行复合简谱式大鼓记谱法”。有专家评价,这个记谱法“克服了目前大鼓记谱的很多不足,是国内最科学、最直观、最实用的大鼓记谱法”。

目前,张国奇已经为孙清屯大鼓队培养出两代鼓乐手,拯救濒临失传大鼓曲牌10余首。

包容并行 百花齐放

南皮人爱大鼓可是出了名的。尤其是东部乡镇,几乎村村都有大鼓队。有人说“在南皮县9个乡镇中,要想在每个乡镇中找10个落子队或秧歌队,几乎都达不到要求。但是要找10面大鼓,则绰绰有余”。

为了更好地传承南皮大鼓乐,张国奇于2016年倡导全县大鼓乐同仁组建了南皮县鼓乐研究会。他的徒弟李维刚当选为会长。

“全县十几个鼓队保存的足有百余首鼓谱,这是前辈艺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不过这些鼓谱有的太过简单,只有一两句;有的有头无尾;有的节拍不准确。还有很多鼓歌名称相同、敲法各异。”张国奇看在眼里,惋惜之情溢在心头。

虽然鼓乐在南皮传承了数百年,但是有关鼓乐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论述相当匮乏。为此,张国奇静下心来,历经15年,走遍各个乡镇,搜集资料,拜访鼓乐老师傅,记录鼓谱。同时,他还走访了孟村、盐山、沧县、泊头等县市以及山东宁津等地的鼓队和鼓师,终成《南皮大鼓乐》一书,于2019年辑印成册。

《南皮大鼓乐》约20万字,从多角度、多层面挖掘和梳理南皮鼓乐文化。全书分为“论鼓”“说鼓”“敲鼓”“鼓谱”四个部分,充实了百余幅插图,囊括了南皮大鼓乐的历史沿革、发展、演变,以及鼓手、鼓队、鼓谱、名人轶事和演奏等知识与史料。

近年来,南皮大鼓乐在演奏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2013年,小桥大鼓队与舞蹈队一起表演《小鼓匝》《回头嚓》,使古老的鼓曲焕发青春气息。王寺村大鼓队在全县大鼓比赛时表演的双鼓对敲《开天钹》火爆热烈,多次获得冠军称号。南皮大鼓乐朝着演奏形式多样化的方向前进着。

“哧咚咚、呛咚咚……咚嚓咚嚓、咚咚嚓……”在南皮县文化广场,张国奇和鼓乐队成员奏响喧天的大鼓乐,吸引人们驻足观赏。

“我有老少徒弟20多个,他们又收徒40多人,分布在各个行业里,都在传播着南皮大鼓。这也是我最欣慰的事情。”张国奇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学习鼓乐,体会到它真正的内涵和韵味,提振咱老百姓的精气神!”

2023-09-21 南皮大鼓乐: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4686.html 1 气势磅礴震四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