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庞维双)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在坚持“节、引、调、补、蓄、管”六项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节、换、补、管”四篇水文章。2022年,我市深层地下水位同比回升2.8米。这是记者近日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我市2014年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到2022年底,已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8.48亿立方米,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2022年,我市深层地下水位同比回升2.8米。
今年,全市在坚持“节、引、调、补、蓄、管”六项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节、换、补、管”四篇水文章,强力推动工业、农业和城镇节水,将压减地下水超采量24万立方米,同时全市维持实施“旱作雨养”面积22.24万亩。城镇节水方面,全市公共供水漏损率均降低到9%以内,达到省定目标。
我市大力推进水源置换工作,在任丘市等9个县(市)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河道清理整治项目12个,主要内容包括清淤河渠,新建维修扬水点、闸、涵等建筑物,整治水利坑塘,将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166万立方米。目前,投资完成率已达到73%。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引调水及河湖生态补水,已连续两年实施大运河贯通补水。今年,我市再次引调长江水、黄河水、上游水库水等水源8.05亿立方米,既为沿线农业灌溉增加了地表水源,又为河北省第六届(沧州)园林博览会顺利举办和大运河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提供了水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