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被捏得“伤痕累累”,零食被顾客偷偷塞嘴里,称好的食物被“遗弃”在饮料区货架上……日前,记者来到我市几家超市看到,一些市民不文明的购物习惯,令超市很“受伤”。
“伤痕累累”的果蔬
日前,在市区一家超市的蔬果销售区域,记者看到货架上有不少被剥下的菜叶。一些西红杮、猕猴桃和桔子的表皮,还能明显看到被指甲掐捏过的痕迹。
在蔬菜销售区,有两名女士正在挑选小瓢菜。她们在排列整齐的菜堆里翻找了一番,各自挑了一把,将外面的一层菜叶掐掉后,才满意地将菜装进塑料袋中去过秤。在货架的另一面,有位市民将捆绑好的青菜拆开,仔细挑选他想要的青菜。
“买水果当然要挑选一下,我习惯了捏一捏,看看想买的水果是否是坏果。”市民赵女士对记者说,“我只是轻轻触碰,不会影响水果品质的。”“买水果和蔬菜当然要好好挑选。不上手摸一下,我怎么知道是好还是坏?”市民刘女士坦言。
一位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超市的菜和水果都是整理好了的,基本没啥损伤,可有些人就是喜欢翻来翻去挑选,拦都拦不住。”“被弄得伤痕累累的水果,谁还买呢?”超市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正在超市购物的赵女士对此也颇有微词:“原本摆放整齐的菜和水果被翻得乱七八糟,确实影响购物心情。”
“被迫搬家”的商品
记者在市区另外一家超市看到,一名推着购物车的年轻女子将购物车中的一瓶洗发水拿出来反复翻看后,随手放在了一旁放毛巾的货架上。
一个小男孩把自己爱吃的、爱玩的都放进购物车内,而推车的妈妈则是一边走一边趁孩子不注意,又悄悄将孩子挑选的那些零食、玩具放到其他货柜上。
记者走访中发现,商品“乱入”的现象随处可见:饼干“跑”到了啤酒的促销货架上,已称重的散装糖果和面包“躺”在了洗浴用品的货架上,饮料出现在文具区……
超市导购员苏女士对此也很无奈:“每种商品都有固定的摆放区域。顾客如果随便乱放,工作人员就得挑出来再放回原位,会给我们增加不少工作量。”苏女士说,更过分的是,有的顾客称了酱菜等混放的东西又不买,给超市造成了浪费。
一位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超市实行动态管理,工作人员在巡查货架时,看到顾客随意乱放的东西,会把它们放回原来的区域。有的商品因放在不起眼的角落很难被发现,尤其是一些熟食和冷冻产品,等到他们发现时可能已经过期或变质,只能报损。
部分食品成“试吃品”
当天下午,记者在一家大型超市内的散装干果促销柜前看到,不少顾客边挑边顺手剥开开心果、夏威夷果等品尝。
一对看上去50多岁的夫妇买瓜子时,妻子一颗颗精挑细选,有些不耐烦的丈夫干脆顺手抓了把瓜子嗑起来。“东西好不好,尝了才知道。”看到身边经过的人不时投来异样目光,男子讪讪地说。
在售卖散装糕点处,一名20多岁的女士掀开柜盖,没有理会旁边的糕点夹,而是直接用手抓起两块芝麻薄饼,吃了一块后,将另一块又放了回去。接下来,她又尝了小饼干、红枣糕等四五种糕点,但最后什么都没有买。
“有时过去阻止他们,顾客还会不高兴。”超市的工作人员对此很无奈。
购物“顺”走塑料袋
一些去超市购物的市民,在购物时总喜欢“顺”几个塑料袋放进自己口袋里。
在另外一家大型超市内,一位老人将称重后的蔬菜放进手推车里,顺手又拿了四五个塑料袋。看到记者有些疑惑,那位老人小声说,超市里这种塑料袋是不收费的,多撕几个拿回家装食品。老人说完后,又上前撕了几个手撕袋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一位70多岁的男士像撕卷筒卫生纸一样,一次倒出长长一段塑料袋,撕下来后叠好,装到了他的衣服口袋里。
当天下午,记者在几家超市走访发现,在超市的生鲜、干货、水果、糕点、蔬菜区都摆放着手撕塑料袋。只有少数几个顾客在购物时只撕了一个袋子,多数顾客一般会一次性撕下两三个。
对于顾客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一名干货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手撕塑料袋不收费,消耗量很大,但超市对此没有明文规定,很难控制。
偷换价签自行“打折”
西瓜两元1公斤,可一位顾客拿的一个两三公斤重的西瓜,贴着一张4元的价签。收银员告诉那位顾客,这件商品价格过低,请核准后再来交费,那位顾客挥挥手表示不要了。
“这样的情况我们见多了,所以收银员在收费的时候就会特别注意一下。过低价格的商品,我们需要再次核对一下才能收钱。”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称重商品,超市工作人员会提前称好重,贴好价签,便于顾客挑选。此外,还有一些特价商品也被工作人员贴上了价签。有的顾客就会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把特价签撕下来贴到正价商品上,给价签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有些超市搞促销的时候,一袋鸡蛋里放两个有裂口鸡蛋的话,1公斤鸡蛋可以便宜1元钱。由于买鸡蛋的人多,残损鸡蛋没有了,顾客再买鸡蛋就得按正常价格购买。只见一位女士拿起两个鸡蛋一碰说:“这不就有裂口的鸡蛋了嘛。”这一幕把记者看得目瞪口呆。
冰柜盖子只开不关
记者走访中还发现,许多装冷冻食品的冰柜盖被顾客打开,没有及时关上。
一名负责冷冻区的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有些顾客没有随手关冰柜盖的习惯,不仅浪费电,还导致冷冻效果变差,食品容易变质。
记者看到,在一些卖散装点心的区域,很多玻璃门敞开后没关上。“万一苍蝇飞进去怎么办?”一名正准备购买糕点的顾客无奈地说。
据超市的工作人员反映,超市内的不文明购物行为还有很多,如带包装的内衣、袜子,经常被人撕开后又塞回原处,牙膏、洗浴等商品打开后再放回去……“希望大家都养成文明购物的习惯。这样别人舒心,自己也痛快,多好。”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针对顾客在超市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不少市民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市民马智说:“超市购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一些自律,营造出文明有序的超市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