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父亲和母亲结婚时,没有海誓山盟。在他们作为婚房的简陋小房子里,唯一的“奢侈品”是台收音机。
母亲40岁那年患了恶性脊髓神经鞘瘤,术后就瘫痪了,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翻身、大小便全部要人服侍。残酷的现实让母亲无法接受,她拼命地捶打着自己的腿,用力地撕扯着自己的头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父亲怕出意外,耐心地劝慰母亲,并全天陪伴在她病床前。
一下子,父亲好像突然老了十多岁,头发白了大半,体重下降了十几公斤。为服侍母亲大小便,瘦弱的父亲每天都要把母亲从床上搬上搬下许多次,以致两只胳膊都磨起了老茧。为了防止母亲长期卧床生褥疮,父亲专门请人做了4个海绵垫子,供母亲坐卧使用。每隔半个小时,父亲就要为母亲翻一次身。瘫痪了17年的母亲,全身竟连一块褥疮也没出现过!这令许多医院的专业护理人员都为之赞叹不已。
因长期卧床,母亲脾气变得暴躁。为了让她开心,父亲为她买了轮椅。从此,每天清晨和傍晚,在公园里或小河边都会看到父亲推着母亲散步的身影,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母亲病情的稳定,无疑给了父亲莫大的鼓舞。他脑中竟冒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主意,他要背着母亲一起去实现一个他们盼望已久的愿望——登泰山。
为了让母亲尽情领略五岳之首的无限风光,父亲决定从岱庙爬起。一开始的路不很陡,父亲走得也很缓,他们还不时地交谈着,然而,还不到一天门,父亲就已满头大汗了。母亲心疼地用手绢为他拭去汗水,示意父亲停下来休息。我竭力央求父亲,说:“让我来背母亲吧。”父亲拒绝了,他执意要亲自将母亲背上泰山。到了中天门,我给父亲和母亲照了一张相。父亲高兴地大声喊:“泰山——我们来了!”当父亲终于把母亲背上了泰山顶时,母亲开心地笑了。瘫痪三年来,她第一次笑得那么灿烂……
从泰山归来后,母亲的心情开朗多了。在父亲的精心护理下,母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节,看到了一次又一次春暖花开。每年母亲过生日时,父亲都说:“你又长了一岁,我真替你高兴!”在此后的8年中,父亲利用节假日,又带着母亲游览了周边的好几个著名景点。
从去年起,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吃饭时,连碗也端不住了,只能由父亲一口一口地喂。今年春节过后,她即处于半昏迷状态。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清醒过来,深情地望着父亲,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的日子不多了,谢谢你!这辈子我没白活,下辈子咱们还做夫妻!”母亲走了,父亲并没有痛哭,他只是轻吻着她的额头说:“一路走好,咱们下辈子还做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