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4日
第09版:09

谁来保障孩子的2小时活动时间

本报评论员 赵晓煜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第7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校内户外活动达到2小时。

(据9月8日《沧州晚报》2版)

不少人感叹,身边的“小眼镜”越来越多了。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以下儿童的近视比例为14.5%,小学生为36%,而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视比例则分别为71.6%和81%。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的通知要求,要保障学生校内户外活动达到2小时。那么,谁来保障学生能够拥有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呢?怎么把它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呢?

第一责任人显然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长、任课教师和家长。首先,他们要提高对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要认识到眼睛近视不仅仅是视力差、戴眼镜不方便这么简单,一旦发展为高度近视,对眼睛健康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还要充分认识到户外活动对防控近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那就是,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增加眼内多巴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并抑制眼轴变长,是防控近视有效、经济的方法。

其次,是把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落到实处。笔者记得上小学和中学时,一到课间,大家都会出去玩,跳皮筋、跳绳、打羽毛球,既松弛了紧绷的神经,也锻炼了身体。学校上下午可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任课老师不要拖堂,不许占用。

户外活动不用拘泥于活动形式和内容,可将部分室内课程,如班会课等放至户外进行。也可成立户外活动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户外活动。

走出校门后,家长要成为孩子锻炼身体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可带领他们跑步、打球、轮滑,既保证了孩子在校外的体育活动时间,又密切了亲子关系。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行动,营造爱眼护眼的环境,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023-09-14 本报评论员 赵晓煜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4014.html 1 谁来保障孩子的2小时活动时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