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艳 摄影报道
头戴鸭舌帽,脚蹬马靴,骑在一匹酱色纯血马马背上的刘宝像极了一个西部牛仔。
在沧县曹庄子村野骑基地,“野骑大队”的“队长”刘宝轻轻抚摸爱马,马也扬起头颅,蹭蹭他的手心,无比亲昵。突然,刘宝一拉马绳,双腿一夹马肚,马顿时狂奔起来,留下尘土弥漫空中……
7岁学会骑马
刘宝今年34岁,家在青县。幼时,他家养了一匹马。刘宝喜欢马,经常抢着去喂马、洗马。和马混熟之后,7岁的他甚至能瞒着大人骑到马背上。
那时,他时常想象自己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自家的马就是一匹天马。后来,家长见马和刘宝待在一起格外温顺,刘宝骑马也像模像样,不会有什么危险,也就不再管他。
自此,刘宝再骑马时就不必偷偷摸摸了。他很享受骑在马背上的感觉。“与骑在牛背上完全不一样。牛一跑起来,牛背起伏很大,马背则要平坦得多。”刘宝说,他骑着马,偶尔抬头望天,蓝天白云从眼前飘过,那一瞬间,什么烦恼都可以抛到脑后了。
“15岁那年,我家把马卖了。”至今,说起人生中骑过的第一匹马,刘宝仍然非常怀念,“马被牵走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那时,看着空空的马厩,刘宝暗暗发誓:等我挣了钱,一定要再买一匹马。
从那以后,刘宝只能在梦中骑马驰骋。
他再次接触到马,是在一次旅途中。宽阔的草原,成群的马等待着游客到来。虽然很长时间没骑过马了,但刘宝丝毫不觉生疏,翻身上马,技术娴熟,连马主人也不由赞叹。
那次,他在马上骑了近两个小时才舍得下来。
20岁那年,刘宝终于攒了5万元钱。他带着人生中赚的第一桶金来到辽宁,挑选了一匹酱色母马。马的样子像极了他幼时家中的那一匹马。刘宝说:“这是一种情结,看到相似的马就忍不住想要拥有。”
组建野骑队伍
此后10多年,刘宝从事过很多种职业,可他并不满意自己的人生。他一直做着统帅群马、策马奔腾的梦。
去年,刘宝在北京参加了一次野骑活动,一下子想到了通往梦想的途径:他要在沧州组建一支野骑队伍。
野骑顾名思义就是野外骑乘。相比于在场地或赛道上规规矩矩地训练,野骑不需要太多骑乘技术,也没有什么训练目的。骑乘者回归骑马的本质,在自然风景中享受骑马的乐趣。
经过一段时间实地走访,刘宝选定了沧县曹庄子村作为自己的野骑基地,搭建好马厩。野骑基地两公里远处有一片草地,正是骑马的最佳场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刘宝的期盼中,12匹经过精挑细选的马终于先后运抵沧州。
看着腰背滚圆、四肢粗壮、毛色闪闪发光的马,刘宝的眼睛也闪着异彩。根据马的毛色、脾性,刘宝给它们起了名字:紫电、牡丹、小辣椒……
在这些马中,有一匹酱色母马,被刘宝取名为“大漂亮”。
大漂亮和刘宝之前所拥有的那两匹马长相极为相似。“大漂亮是匹倔脾气的马,只认我一个人。它不让别人骑,我骑时却很温顺。”说起自己的专属坐骑,刘宝满脸宠溺。
马也喜欢吃零食
野骑大队刚刚成立之时,知名度不高,骑乘者少,但刘宝却并不着急:“磨刀不误砍柴工。”
要想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多吃草。刘宝要将这些初到沧州的马喂养得结结实实,调教得十分温顺。
马每天包括宵夜在内4顿饭是必不可少的,早上6点早饭,中午12点午饭,傍晚6点晚饭,晚上12点宵夜。
马是素食动物,食量惊人。以一匹体重为800公斤的马为例,每天大约吃15公斤的食物。除了饲草,它们还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饲料,包括燕麦、玉米片、麦糠等。
马的性格有点像小孩,特别喜欢吃零食和一些多汁的食物,例如苹果、胡萝卜等。最有趣的是,马也懂得“嚷着”要东西吃,当它发出深沉又短促的嘶叫声时,就是在向主人示意它想吃东西了。
给马喂食的时候,马有时会伸出舌头,好像要咬人似的。这一举动曾经吓坏了刘宝雇佣的马工。刘宝赶忙上前安慰:“马只是想逗你玩而已,这是一种友善的表现,不用怕。”
马每天早上还要进行一番清洁:首先是刷毛,把晚上睡觉沾上的杂物给刷掉,然后还要抠蹄子,马蹄缝隙之间的泥土、粪便都要抠掉。要是天气好,还会用专业的沐浴露给马来一个它们最喜欢的淋浴。
细心的刘宝专门叮嘱过马工:一定要把马的毛晾干了再把它赶回马厩,不然感冒了可就不好了。
马虽然通人性,但是它的记忆力只能维持两周。因此,对马的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耐心。
“孩子不听话,你还能说孩子几句,如果你冲马发脾气,只会让这种敏感的动物抗拒你的指令,适得其反。”精通此道的刘宝说起驯马来头头是道:“有的马害怕塑料袋,有的马怕见汽车。我就‘因材施教’,怕见塑料袋的马我会拿着塑料袋在它眼前徐徐晃动,直到马见了塑料袋没有畏惧反应。怕汽车的马我会陪着它在停止的汽车周围来回溜达,直到马适应这种现代的交通工具。”
6匹马差点丧命
虽然刘宝觉得自己十分懂马,但在养马过程中,他也出现过好心办坏事的时候。
养马之初,刘宝经历了一次“噩梦”:因为喂养不慎,6匹马差点丧命。
马平时吃的是干草料,为了给它们增加营养,刘宝让马工去割来新鲜的芦苇草喂马。
最初,马工都是傍晚去割草。后来天气越来越热,马工改到了清晨去割草。结果,这些带着露珠的晨草经过堆积发热就变成了“毒草”。
第二天一早,来喂马的刘宝发现,有4匹马躁动不安,肚子鼓胀,不停地用蹄子刨地,还有两匹马卧在地上。看到情况不对,刘宝立刻请来了兽医。
兽医听完刘宝的叙述,确诊马患了结症。结症是一种严重的肠胃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马丧命。
好在发现及时,经过穿肠排气、灌石蜡油等方法治疗,6匹马转危为安。心疼马的刘宝为了让它们养病,10多天都没有接野骑订单。
“养马的成本很高,很费心血。我每个月雷打不动的开支有2万多元。这一次意外,又花了近1万元钱。幸亏马都被救了回来,要不我都想放弃了。”刘宝说,“不光是经济成本负担不起,更重要的是我心里的坎过不去。马是我一生中最爱的生灵,我不想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它们送命。”
小马驹“晨曦”降生
久久沉浸在自责中的刘宝因为一匹小马驹的降生而重新恢复了精气神。
母马牡丹是怀着马驹来到沧州的,因为怀孕,牡丹不仅不需要承担野骑任务,还会享受格外照顾,享用“孕妇餐”。
马的孕期在11个月左右。牡丹临近分娩前,刘宝将它挪到了离摄像头最近的一个马厩:“马一般夜间生产,我得随时观察。虽说马生产不需要人类参与,但万一牡丹难产,我必须第一时间叫兽医。”
那段时间,刘宝每天坚持慢步牵遛牡丹,以提高它的体能,减少产前水肿、耻骨前腱断裂等情况发生。刘宝笑着说:“就好像自己媳妇要生孩子一样。”
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牡丹生产那天,习惯晚睡晚起的刘宝凌晨4点多突然醒来,打开手机查看马厩里的情况,发现小马驹的前腿和头部已娩出。10多分钟后,整个小马驹产出。等刘宝火急火燎地赶到马厩时,小马驹已经站了起来。
“那天是6月26日,一个新生命降生让我对养马重拾信心。”刘宝为这匹迎着晨光出生的小马驹起名为“晨曦”。
如今,晨曦已经两个多月大了,每天在牡丹跟前撒欢,十分健康。刘宝的野骑生意渐入正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刘宝除了带队骑马,最喜欢的就是刷马。“用毛刷把马身上沾的杂物刷掉,就好像在给马梳妆打扮一般。刷毛时,我会和马聊聊天,虽然马不会说话,但是只要它们看着我,我就觉得它们听懂了我的话。”刘宝爱抚着身边的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