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1日
第07版:07

“酱油生虫”的真相揭露

专家建议:应该这样保存酱油

近日,关于“酱油生虫”等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这样的情况在近年来并不少见,令消费者们“谈虫色变”。其实,早在2019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就此进行过专题辟谣。酱油作为厨房必备调味剂,使用频率较高。谣言的传播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也给调味品相关产业带来严重伤害。非常有必要查明事实,澄清真相。

那么酱油为何会生虫?虫子是什么?生了虫的酱油还能再食用吗?酱油又应该如何正确保存?带着上述问题,近日记者专访了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阮光锋,中国著名调味品专家吴鸣等相关专家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1

“酱油生虫”的元凶是什么?

相关新闻资料显示,每年夏天,江西、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等地都会出现多起食物生虫事件,生虫的食物范围涵盖酱油、酱料、鱼肉、饭菜、奶制品等,其中又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酱油,发生生虫现象的频率较高。

酱油为什么会生虫?在阮光锋看来,主要因为酱油在使用过程中密封不严,被一种叫作“酱亚麻蝇”的虫子乘虚而入。

阮光锋表示,“酱亚麻蝇”通常是在每年五月开始出现,十月之后减少,因此夏天和秋天酱油更容易生虫。“酱亚麻蝇”喜欢20℃到30℃、湿度在60%—90%之间的环境,所以“酱亚麻蝇”大部分发生在南方地区。

2019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提醒】最新!“酱油生虫”科研成果出炉,真相来了!》的文章显示,“酱亚麻蝇”比较特殊,喜欢在酱类产品中产虫,譬如豆瓣酱、酱油之类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酱亚麻蝇”名字中带“酱”字的原因。

“‘酱亚麻蝇’具有比较特别的‘卵胎生’方式,‘卵胎生’是指幼卵直接在母体内发育,母体生产的时候直接产虫。”

阮光锋进一步说,这也是为什么在生活中食物暴露时间并不长、也没有看到虫卵,但却发现食物生虫的原因。

2

酱油为什么会生虫?

既然酱油内的虫卵是孵化出来的,是不是酱油在生产出厂时就自带虫卵,开盖后便孵化成了蝇虫呢?

对此,吴鸣表示,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发生。市面上常见的酱油,它们的生产都有着正规的生产程序,以及严格的管控。为了确保酱油的品质,酱油在灌装前,一般要经过过滤和高温灭菌处理,所以正常情况下,酱油里不会含其他杂质。

对于酱油生虫现象,是酱油开封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据了解,“酱亚麻蝇”自身的两个触角,可以帮助它快速找到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质量较好的酱油,富含氨基酸,酱油开封使用过程中,残留在瓶盖、瓶身等处的酱油,就会很容易吸引到“酱亚麻蝇”。

3

酱油生虫还能食用吗?

网络上有些报道称,“酱油生虫”是因为酱油生产厂家在生产酱油时质量管理或者灭菌措施不完善,导致酱油本身携带了虫卵,时间长了,虫卵就在酱油中孵化成虫,导致好端端的酱油在使用几天后就出现了生虫现象。

据了解,普通苍蝇的卵在高盐分的液态食物比如酱油中是无法孵化的。阮光峰认为,“酱亚麻蝇”直接产出的幼虫,却能够在高盐环境中生存并生长。

因此,生活中常见的比如酱油生虫这一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酱亚麻蝇”能够直接产出幼虫的“卵胎生”繁殖方式。而消费者普遍怀疑的酱油本身,携带蝇卵并孵化成虫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谈到生了虫子的酱油是否还能食用时,吴鸣表示,如果酱油已经生虫了,说明酱油已经被污染了,不建议消费者食用,并建议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按照标签里面所标注的储存条件储存酱油。

此外,对于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食物生虫,专家们也列举了三个小妙招:

酱油等容易招引“酱亚麻蝇”的酱类食品,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将瓶口、瓶身擦拭干净并盖好瓶盖,有条件的建议放冰箱保存。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厨余垃圾。

存放食物的时候加上食物罩,防止苍蝇在食物上产卵、产虫。

有关食物生虫的报道,在每年的夏、秋两季,屡见报端,并引发不少的关注和争议。不传谣、不信谣,相信科学,用科学、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事实,这才是对待事实、对待争议应有的态度。

据新华社

2023-09-11 专家建议:应该这样保存酱油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3660.html 1 “酱油生虫”的真相揭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