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第7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校内户外活动达到2小时。
根据通知,中小学校要科学合理分配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活动、远眺。幼儿园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户外活动不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通知要求,把幼儿园作为近视防控“第一道关口”,控制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段近视发生率。
此外,国家疾控局也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
指南提出,各个班级应配备课桌椅调配测量尺,定期测量学生身高范围并适时调整课桌椅。每个教室应根据学生身高范围配备可调节式课桌椅或2至3种型号课桌椅,同型号课桌椅可成列摆放,每学期根据学生身高和坐高对课桌椅高度进行1次个性化调整。
按照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学校每月至少调换1次学生座位。儿童青少年应接受视力不良筛查,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2次。注重筛查建档过程的规范性,加强质控,以实行筛查后分级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