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1日
第15版:15

古韵三楼

本报记者 马艳

《沧州三大名楼》 孙博育 摄

《古韵三楼映今景》 庞辰 摄

在此次“我的家园 大美沧州”摄影大赛中,很多摄影师都不约而同地把镜头对准了大运河畔的三座仿古楼。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孙博育、庞辰的镜头,一起欣赏南川楼、朗吟楼、清风楼的秀丽风光。

曾经,京杭大运河沧州段岸边有许多楼阁——南川楼、清风楼、朗吟楼、望瀛楼……都在历史的烟云中随风而逝。如今,沧州有着丰富文化底蕴三座仿古楼阁,重新从历史中走来,守护在大运河畔,成为沧州新的文化地标。

古人喜欢登高远眺,对于谦谦君子、浪漫诗人,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人文情怀。运河水滔滔、漕运商贸忙、船只连成片、商铺生意旺……登高远眺,沧州城里城外是这样热闹,这样繁华,这样令人心潮澎湃、诗兴大发。历代诗人在这里留下传世名篇,让沧州美名传天下。

如今的运河两岸,漕运已经消失,但是热闹依然。前尘事今朝续,灯火依旧。这里的繁华是不同于几百年前的另一番模样——人们在运河市集漫步,感受运河的新气象。

解放桥边的清风楼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仿古建筑,南川楼、朗吟楼也在运河岸边复建。三座文化古楼,连同南川楼仿古建筑街区,让沧州大运河畔成为“繁华不夜城”。

这样的美景自然也吸引了很多摄影家,他们选取各种角度,只为把最美的三座古楼呈现在大家眼前。孙博育的《沧州三大名楼》在此次摄影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她是从今年年初才开始练习无人机拍摄的。65岁的孙博育非常喜欢摄影,“平时我一有时间就会带着相机,到处走走,现在沧州越来越漂亮,到处都是美景,春天拍百花盛开,秋天拍落叶纷纷,还有大运河畔更是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我要用镜头把这些美景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大美沧州的万千靓影。”

无人机拍摄的广阔俯瞰视角,让孙博育非常向往。今年年初,她也开始尝试用无人机拍摄。经过多次尝试、反复摸索、不断试验,孙博育的航拍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年5月,她尝试拍摄一张沧州三大楼的航拍照片。她一次次地寻找最合适、最美的拍摄角度:从南川楼方向拍,清风楼太小了;从南湖方向拍,也不是太满意。最终,她确定从清风楼方向拍摄,多次尝试后,便有了这幅《沧州三大名楼》。

无独有偶,庞辰也在这个夏天寻找航拍三座名楼的最佳角度。35岁的庞辰有自己的想法:“拍摄的时候,我故意把角度定在三四十米,也是有意地想与众不同。这种较低高度的拍摄其实也很考验技术,我必须时刻小心,不能让无人机撞到周边的建筑。”最终,庞辰拍摄的《古韵三楼映今景》也获得了三等奖。

庞辰说,他查了很多资料,很多城市都有文化底蕴丰厚的仿古楼阁,可是,像沧州一样,蕴含着丰富地域文化、运河文化的三座名楼,同时分散在运河岸边的却不多见。

华灯初上,运河岸边流光溢彩、运河市集热闹非凡。悠悠河水,流淌千年,守护着沧州那些千帆过尽的往事。

2023-09-01 本报记者 马艳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2806.html 1 古韵三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