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晚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没有工作要忙,儿女们也早已长大成人,不再需要照顾。我的日子一下子清闲下来。一开始,自然颇不习惯,久了以后,却发现过日子就是要经得住闲,这样才能过出味来。
就好像一段感情,忙并不难,人忙亦忙,有样学样。看别人过各种纪念日,各种浪漫的小花招,皆可信手学来。于是,看起来也就有了恩爱的模样。年轻人的感情,大多是这种模式,喜欢用各种忙碌和热闹将感情填得满满当当的。
这样的日子看似恩爱,却未必经得起闲。忙的时候,有千百个机会,可以制造话题,吸引注意力。可一旦两人对坐,闲下来了,两颗心便没有了掩饰。合得来,便惺惺相惜;合不来,“尴尬癌”便发作。
正因如此,一路相伴到老的老夫老妻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彼此之间少有浪漫的小花招,却心有灵犀。儿女们忙着各自的生活,老两口独处的时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一路相伴到老的感情,就像一坛老酒,在这样的闲暇时光里,愈发散发着悠长的香气。
朋友之间,亦是如此。
一个人,来找你的时候,你总是忙着,忙这忙那,忙得团团转,或是觥筹交错,或是购物狂欢,但就是没有时间和朋友好好谈谈。这样的忙是一层迷雾,将内心包裹得严严实实,贴上了“拒绝参观”的标签。
好的朋友得经得起闲。人闲下来,心便没有了累赘。清茶一盏,真性情、真思想流淌而出。能在这样的真趣味中乐不思返,才是真知己。那些一见面就推杯换盏的所谓“朋友”,大多在时光的长河里渐行渐远。一个人到了晚年,留在身边的老朋友才是经得起时光检验,能于闲中寻得趣味的朋友。这样的相处模式淡如水,却更悠长。
一部小说,一篇散文,能令人惊艳的,往往也是闲处。有的文章,删至无可删,少一字都不可。可往往扣人心弦的情节有了,却显得干巴巴的,令人产生阅读疲劳。文字的丰满,往往在于笔至闲处。闲,因率性而显得趣味盎然。
日子,就是得在闲处才能品出味道。那些所谓的“忙”,大多是生存之处的无可奈何;停下来的闲,才是自己真性情的流露。
把生活过出了闲味,身在其中的人,自然也有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