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蓝莓啊,明明是蓝莓味的李子干!”刘女士看着自己在火车上买的一大袋果干,气愤地说。
几天前,刘女士从青岛坐火车回沧州。路上有些无聊,刘女士想买点吃的打发时间。正巧,一名工作人员正推着一辆装满零食的餐车经过,口中说着:“蓝莓干——”
刘女士询问了蓝莓干的价格,工作人员说,蓝莓干15元钱一袋。刘女士没有多想,支付了15元,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蓝莓干”。
工作人员推着餐车离开后,刘女士拆开包装,吃了一颗果干,发现味道不对。“这怎么尝着像李子干呢?”刘女士一边嘀咕一边查看包装上的配料表,结果发现,这袋“蓝莓干”的主要配料竟然是李子。她再仔细查看包装,发现包装袋正面上写的是“蓝莓味李子干”。
工作人员明明说的是蓝莓干,自己问的也是蓝莓干的价格,可工作人员并没有纠正,而是将错就错。刘女士心中不快,她叫住还未走远的那名推餐车的工作人员质问。那位工作人员却向刘女士解释,我们这就是蓝莓味李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