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2日,沧州的初春还有凉意,可是已经挡不住人们拥抱春天的热情。百狮园南川古渡的石牌坊前,孩子们面对大运河,放飞了手中色彩斑斓的纸飞机。
南川古渡的石牌坊古朴苍劲,记录了这座城市、这条大河的繁华往事;孩子们无忧快乐,放飞心中的理想,展现着城市的活力和希望。动与静、新与旧、历史和希望,蓝天白云和潋滟水波……都在此刻交汇,碰撞出最绚丽的光影,沧州市黑白摄影协会的王建新用镜头将其定格,便有了“我的家园 大美沧州”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作品——《古渡启航》。
这张照片的作者王建新今年66岁,退休于沧州市交通局,之前在单位从事宣传工作,现在更是把摄影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他用镜头追逐城市之光、记录城市之美。现在沧州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大运河两岸,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让他忍不住一次次按下快门。
照片上,石牌坊的“南川古渡”四个字一笔一划勾勒出这里的繁华往事。曾经的大运河没有现在那么多桥,两岸往来主要靠渡口。大运河市区段,过去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渡口,俗称“一里一渡”。渡口沟通了两岸的往来,促进了人文、物资的交流。河西的各种农产品通过渡口运到河东城里销售,城里的日用百货通过渡口运往河西,进入乡村售卖。有些渡口来回摆渡的船只很大,连马车都能上船。运河两岸被渡口连接起来,晓市街、缸市街、鸡市街、牛市街、锅市街……从这些散落在运河岸边老街巷的名字,我们似乎看到了当年运河渡口浓浓的烟火气息。
如今站在运河岸边,重新审视这条大河,历史的波涛携卷着过往的故事奔腾而过,新的风景扑面而来。
只要天气好,王建新就会赶早沿着大运河骑行。他沿着运河堤顶路骑行,往北到过青县、往南去过东光、泊镇。王建新高兴地说,运河堤顶小路虽然不宽,但是很平整。他沿着运河一路走,一路拍,每次都觉得有变化,每次都会有收获。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沧州大地上,照在南川古渡的石牌坊上,也照在孩子们笑意盈盈的脸上……晨练的人叫醒这座城市,这里到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王建新说,每次看到照片上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他都会忍不住嘴角上扬。他深信,今天被丰厚沧州底蕴滋养的孩子们,一定会更爱运河,更爱我们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