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4日
第12版:12

《长安三万里》背后的故事——

沧州人高适的诗与远方

本报记者 牛健存

“看《长安三万里》了吗?”

“你知道高适老家是咱沧州吗?”

这个暑假,各影院放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引发观众的共情。影片主线从沧州籍诗人高适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他与李白跨越数十载的深情厚谊,呈现了杜甫、王维、王昌龄、孟浩然、贺知章、岑参等数十位唐代顶流诗人群像,展现他们的豪情壮志和人生追求,可谓既有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又有塞外悲歌、悠然田园,更有诗意扬州、繁华长安……

然而,影片中所呈现的高适,不止限于出自他笔下的跃然于字里行间的诗词之美,更让人们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祖籍渤海郡、曾居宋梁园,肩负家族使命,一心报国建功,几番千里单骑赶赴长安,在漂泊半生之后,终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沧州观众对《长安三万里》的关注持续升温,人们通过影片全方位了解高适的成长历程,更增加了对他的景仰之情。

高适故里今何在

盐山县夜珠高村

在《长安三万里》中,主人公高适出自渤海高氏,又在宋城梁园耕读十年。他不仅在文学上有一定的造诣,还忠心爱国、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从影片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故事中走出,许多人对于高适的人和诗都产生了浓厚兴趣。

高适的籍贯虽有不同说法,但古今学者经大量的考证后,确定他就是沧州人。对于高适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盐山县文化学者闫广超说,《旧唐书》中记载,“高适者,渤海蓨人也”。《新唐书》记载,“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 而《四库全书总目》之《高常侍集》提要中指出:“考唐代士人多题郡望,史传亦复因之,往往失其籍里。”这说明北宋年间,史学家欧阳修、宋祁等人撰写《新唐书》时,觉察到《旧唐书》存在的这一问题,经考辨确定高适为“沧州渤海人”。

除《新唐书》中有载外,宋代潘自牧《记纂渊海》的《沧州人物》中记有“唐高适,玄宗时举有道科,官至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另外,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明代凌迪知的《万姓统谱》、明代陈循等编纂《寰宇通志》、明代天顺《明一统志》中均载有“高适,沧州人”的文字。

早在沧州修建名人植物园时,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建就遍寻史志,印证高适是沧州人。

孙建说:“除了史书,方志中亦多有记载,如嘉靖《河间府志》、万历《河间府志》、乾隆《天津府志》、万历《沧州志》、康熙《沧州志》、乾隆《沧州志》、民国《沧县志》,以及康熙、光绪、民国年间的《南皮县志》和民国时著名方志专家贾恩绂的《盐山新志》等,皆记载高适是沧州人。”

另外,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1962年版《中国文学史》中也有“高适是沧州渤海人”的记载。

孙建说,有些文学作品,也证明高适为沧州人。如,明末清初诗人方文的《沧州饮马倩若参军》诗末句,“借问高常侍,如今有后否”?原注是:唐高适,沧州人;清初诗人施闰章的《舟泊沧州登毘卢庵》诗云末句,“借问高常侍,何人识故丘”?自注是:唐高适,沧州人;康熙时诗人汪绎有首诗的题目就是《沧州为高达夫故里》。

闫广超说,高适是沧州人的说法,古今学者是比较认同的。但高适的籍里到底是哪个县、哪个村呢?其实这个问题,前人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原属南皮县、今属盐山县的夜珠高村。雍正《畿辅通志》卷五十三和《长芦盐法志》中均记载,“高适故里,在南皮县东南六十里,今改夜珠高家”;嘉庆《大清一统志》卷十七,也有“高适故里,在南皮县东南六十里”的文字。

在《南皮诗钞》卷五中,嘉庆十八年举人张芝郁有《高适故里》诗,自注:“在县东南六十里,今名夜珠高家。”今人傅希克发表于1988年03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上的《高适藉里求是》中,有“高适籍里应是唐沧州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夜珠高村)”的文字。

借问高常侍

何人识故丘

位于盐山县城西南30多公里漳卫新河北岸的圣佛镇辖区,有一个很有趣的村名——夜珠高村。这里就是高适的故里。坐落在夜珠高村东侧的高适纪念馆,是2017年修建的,有正房5间和两侧耳房。

纪念馆门前屹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高适塑像。只见高适身着披风,手握书卷,昂首直视,展现了他虽历经磨难而英武秀杰之气不没的气概。

“他望向哪里?”“是不是又要出征,还是刚刚打了一场胜仗?”人们来到高适纪念馆,看到塑像,都忍不住被那飒爽的身姿、睿智的双眸、沉静的神情所吸引……

年逾古稀的刘芳圃,出生在夜珠高村一户普通村民家中。他一直从事宣传文化工作,退休在家后,对高适的研究也没有停止。

2006年,经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刘芳圃撰写了六七篇关于高适的文章,并见诸报端。盐山县成立了高适文化研究会,刘芳圃当选为会长。

刘芳圃说,夜珠高村就是借望族高氏的姓取名的。相传,村后有高氏祖坟,占地20多亩,有很多石碑,据说高适就葬于那里。如今,那里成了一处广场,中间树立着一座黑色墓碑,碑上刻有“千古流芳——唐世祖高适先茔”的金色大字。

“我七八岁的时候,经常跟着村里当时已70多岁高其昌老人一起放羊。老人家不认字,可是会背很多诗。我问他背的什么诗,他说这是我老祖宗高适的诗。他还经常跟我讲高适的故事,说高适就出生在我们村,几岁的时候跟随父母搬迁到了河南。老人说,高家人好些都不识字,可是口口相传,都能背诵很多高适的诗……”刘芳圃回忆道。

村党支部书记张宝栋说:“我们村里有近200户人家姓高。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在路上遇见聊着聊着,就能背几首高适的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长安三万里》电影放映现场,很多孩子跟着角色朗诵起来。这首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唐诗,饱含着深沉和凝重,传达出高适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祝愿,成为最经典的送别诗。史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历经玄宗、肃宗、德宗三朝。他一生颠沛流离充满坎坷曲折,且很有传奇性。他文武兼修,卓有见识,晋封渤海县侯。

在才干逐步得以发挥的过程中,高适好诗频出,最为出名的当属那首描写大漠边境苍凉大气的诗作。在《全唐诗》收录的240余首高适的诗作中,尤以《燕歌行》《塞下曲》等被广为传唱。“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等诗句,表现了高适开阔的胸襟、昂扬的热情。

因从军多年,驰骋沙场,高适对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有着切身感受,故他的诗词豪迈奔放、雄浑壮丽,被誉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更是深深印刻在故乡亲人的心中。

耄耋之年的夜珠高村村民高胜利非常喜欢书法,临写的内容主要是先祖高适的诗。高胜利介绍:“我们村中原有一高氏祠堂,祠堂门柱的对联是‘汉朝以来是老户,饶安城西故人家’。相传,这副对联出于高适之手。饶安是盐山的旧称。据《高氏族谱》记载,高适的儿子名叫高文举,曾任大学士;孙子名叫高堂,任户部员外郎;高堂的儿子高光道,曾任知县。”

2014年,闫广超根据有关史籍方志资料,民间传说,对高适生平深入研究,历时6年,创作出版了两部学术著作,即24万字的《高适年谱》和21万字的《高适诗歌名篇赏析》。“《高适年谱》得到了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河北大学教授韩成武先生的赞赏,书名就是韩先生题写的。”闫广超说。

书中也描写了《长安三万里》中诗人相聚的场景。“公元746年,丙戌,唐玄宗天宝五载,高适四十七岁。春天,高适再次北上,应东平郡薛太守之请代写一篇文章《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秋季,高适、杜甫、李白三人随李邕前往北海郡。在北海,高适作有《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同群公出猎海上》和《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海上即北海郡接近渤海的地方。”

闫广超说:“在对高适生平和诗篇的研究中,我发现正如《长安三万里》中展现的一样,高适虽长时间失意,但他心中有一团火、有一个梦,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也有珍重友情的坚守。他忠于自己的内心,披星戴月奔向理想,也因此,确立了他在诗坛上的地位。他以身许国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励着家乡的后辈人奋发进取、蓬勃向上,也增强了我们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2023-08-24 本报记者 牛健存 《长安三万里》背后的故事——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2045.html 1 沧州人高适的诗与远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