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亲的工作频繁调动,我们家的日子也过得捉襟见肘。然而,母亲坚信知识就是力量,为了让我和弟弟获得更多知识的滋养,她总是节衣缩食,每月必备的项目就是去书店买一本书。
晚饭时,她总是主动分享读到的故事,与我们不断讨论、交流。那些故事如同一束明亮的光,在贫穷的生活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我10岁时,家境较好的二爷爷家造房子、换家具,收拾出来不少实用的旧家具供我们挑选。然而,母亲没有被精美的衣橱和舒适的沙发所吸引,她第一时间看中了一个厚重的书柜。她说,书柜承载着知识和智慧,有特殊的书香气,可以为我们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比其他家具更宝贵。
在二爷爷的藏书库里,母亲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我们阅读的书籍,有古典名著、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科学知识,还有充满文艺气息的诗词歌赋。这些书籍不但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望,而且点燃了我们对各领域的兴趣。
母亲很执着,她认准了一件事就去做,几头牛也拉不回。为了让我和弟弟坚持读书,母亲白天种菜、卖菜,晚上做针线活,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
与此同时,为了与我们有共同语言,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坚持读书。我清楚地记得,每当家人已经沉沉睡去的时候,母亲仍然坐在昏黄的灯光下苦读。她专注地翻阅着书籍,时常查字典,一点一滴地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母亲的坚持,让早早辍学的她文化水平不输于许多高中生。她不仅能够给邻居上初中的孩子解难题,还能为我和弟弟解答一些复杂的问题。现在,我们看着母亲在微信朋友圈里的妙语,忍不住给她疯狂点赞。
母亲爱书,更视纸张为圣贤之物。她说,纸张或是记载智慧,或是记录生活点滴,散发着书香气,每一张纸都不应该被轻视。母亲去外婆或者其他亲戚家时,一旦看见被丢弃的书籍,总是细心地为这些书籍抚平折角,包上书皮,妥善保护起来,仿佛在守护一份珍贵的宝藏。
母亲的爱书之心,早已悄然渗透进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我很庆幸在成长的道路上,一直被书籍滋养着。我深信,正是母亲爱书的信念,让我们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依然拥有一颗丰盈的心。
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