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欣然、鲍欣羡,一对双胞胎兄弟,分别考上西湖大学和浙江大学;林宇禾、曾宇乐,也是一对双胞胎,高考成绩仅相差1分,以662分、663分双双考上厦门大学。两对双胞胎,都来自于浙江省临安中学。
好事成双的喜报,浙江今年还真不少:温州乐清有一对双胞胎,高考分数相差2分,最终被西安交大同一班级同一专业录取;杭州也有多对双胞胎同时被名校录取。
都说双胞胎会“心有灵犀”,那么双胞胎学霸养成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两对双胞胎
被重点大学录取
不久前,在西湖大学第二届本科生开学典礼上,93位2023级本科新生的名字,共同组成了大屏幕上的“EXPLORE(探索)”字样。身穿书院T恤坐在前排“西湖求知橙”新生方阵里,就有临安中学的一位考生叶欣然。
对于叶欣然的父母来说,今年的惊喜是双倍的——他们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叶欣然是哥哥,弟弟鲍欣羡则被浙江大学生物医学专业录取。
在临安中学的老师眼里,这对优秀的双胞胎始终有刻苦求学之心、专注凝神之形、钻研反思之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属意料之中。
而同样是双胞胎的曾宇乐和林宇禾,就读于302班,他们的高考成绩只相差一分。学习上有相同兴趣点,都喜欢理科的他们,高考填报志愿时,一起选择了厦门大学生命学院的生物科学,双双被录取。
父母眼中的他们
长得像但性格不同
相差一分、被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录取……属于双胞胎的奇妙缘分,总是会被人解读为“心有灵犀”。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他们兄弟俩性格完全不同。”在叶欣然和鲍欣羡的爸爸眼中,兄弟俩一个严谨内敛,一个不拘小节,并不是“复制粘贴”的两人。
“平时在家里沟通交流,可以学到两种方法。”叶爸爸说,兄弟两人,通常是严谨仔细的哥哥为主导,对思维活跃的弟弟进行引导,不过家里以讲理为主,“从小到大两人几乎不会打闹,很多事情我们会召开‘家庭圆桌会’,一起讨论落实。”
刻板印象里,男孩子总是比较调皮,但叶爸爸说,兄弟俩从小就让人省心。“刚上小学那会儿,我们特地在镇上买了学区房,没装修好那一年,每天来回接送一小时,是比较辛苦的,除此之外,几乎没操过心。中考时,一个被校长推荐到临安中学,还获得了推荐奖学金,一个被临安中学创新班提前招录。”
双胞胎曾宇乐和林宇禾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妈妈眼里,两个孩子性格截然不同。哥哥曾宇乐从小心思细腻,追求完美,在学习上比较自律,进入高中,也有比较清晰的目标,所以整个高中成绩相对比较稳定。弟弟林宇禾思维活跃,不拘小节,兴趣广泛,有点小聪明,所以成绩有点起伏。
双胞胎眼中
这才是制胜“秘诀”
“作为双胞胎,真的会有所谓的‘心有灵犀’吗?”这个问题,双胞胎们的回答很有意思。
鲍欣羡说:“可能真的有。”
比如他和哥哥在不同班级,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的回答节奏和模式,有时候几乎一模一样,“别人来跟我们说的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想到。”
当然这些巧合的答案,鲍欣羡猜测,可能是生活在一起久了,形成的默契和习惯。
有个双胞胎兄弟姐妹,从有记忆起就有个人同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若要让我描述我眼中的弟弟,不要用‘美颜滤镜’,他就表现得热情、积极。”叶欣然自认为比不过弟弟,考试时偶尔受挫,他不会失落崩塌;当自己努力整理归纳、记忆理解,尝试有所得时,弟弟已然更进一步,开始深究细节,还能抛出无数看似没有必要的问题,最后让哥哥哑口无言,“他是富有创造性的,拥有让我羡慕的探索挖掘能力。我不擅长提问,而他敢于争执;我在交流中失利,他随口幽默一句,妙趣横生。他虽然常常调皮,但可爱与严肃共生,从不会让人感到乏味单调。”
而在鲍欣羡眼中,除了“心有灵犀”的默契之外,兄弟俩保持好成绩的秘诀,一方面是无形之中的你追我赶,另一方面是拥有一个优秀的学习伙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学习上,我喜欢寻找学习的模式和路径,但不太习惯整理,不擅长花时间做一些积累,这方面恰好哥哥很擅长,所以我也会模仿学习。”高二升高三时,鲍欣羡也尝试跟哥哥一样整理归纳总结,“发现其实真的有帮助。”
而对于鲍欣羡而言,成绩稳定的哥哥,就好比树立在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坐标”。“我们知根知底,平时一起学习,所以互相知道对方的实力。当我发现哥哥能考全年级前十,我就有了进步的信心,会通过改变学习方法,弥补不足,来加快前进的脚步。”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