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昕也
上周末,孙娜陪即将升入初二的女儿买文具,结账时得知,有两支中性笔花了28元。孙娜不禁咋舌:“在我的印象中,中性笔也就两三元1支,这两支笔只是样子有点特别,没想到价格却翻了好几倍。”
如今,一些样式新颖、功能繁多的文具动辄十几元甚至上百元,在俘获青少年的同时,也“刺痛”了家长们的钱包。
文具到底有多贵?
1支中性笔售价11元
“这款笔的握胶非常软,用起来很舒服,10元1支;这一款则是联名款,18元1支;这款是国外某知名文具品牌,也是我这些笔里最贵的,28元1支。”上初一的周婷婷从笔袋中每拿出1支笔,就报出它的价格,并介绍其“特别”之处。她告诉记者,这些笔比普通款贵了不少,身边不少同学都有一两支。
记者走访学校周边文具店和商场发现,现在的文具种类越来越多,款式很花哨,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在某商场的文体专区,共设有两个销售笔的柜台。其中一个柜台内以常见的晨光、得力等国产品牌为主,普通款的中性笔每支售价2元至5元,而联名款价格则在8元至10元之间。另一个柜台内陈列的是斑马、百乐、国誉等多款日本品牌,这些笔的价格普遍较高,单支售价从8元至27元不等。
除此之外,笔袋也走“高端”路线。普通笔袋每个售价15元至30元,而一些知名品牌笔袋的价格在40元左右,其中一款国外某品牌的笔袋售价竟为98元。
在此选购文具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儿子看上了一款带有奥特曼图案的中性笔,由于是联名款,售价为11元;女儿选中一款矫正握姿的洞洞铅笔,因是进口品牌,售价是13元。“我以为20多元可以买七八支笔,结果1支就要十几元,现在的文具快成‘刺客’了。”
市区某中学附近一家文具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店内销售的文具产品既有国产品牌,也有部分国外品牌,“不少孩子都认牌子,来店里就直奔高端品牌”。
文具凭啥这么贵?
联名、品牌成“加钱项”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进口”“限量”“联名”,这些都是文具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
记者注意到,一些品牌的联名款商品与普通款的区别仅在于图案和独立外包装。比如,刘女士给儿子买的“奥特曼”中性笔售价11元,价格是同型号普通款的三四倍,而二者的差别仅在于笔杆图案。
“我买了与动漫《火影忍者》联名的文具,包括笔记本和笔,折算下来每个本10元,每支笔6元。”“90后”李佳佳坦言,这些联名款产品质量很一般,但由于自己是资深“火影迷”,用联名“割韭菜”对她是精准打击。
记者发现,这些昂贵的文具除了是国外进口品牌或者知名IP联名,还有的就是与“电动”挂钩。过去的手动卷笔刀、橡皮擦,在经过“电动化”改造后,一跃成为文具中的“贵族”。
记者登录某电商平台发现,自动削笔刀款式多样,价格从20元至150元不等。其中某款售价148元的自动削笔刀,可以削尖头、圆平、平头三种笔尖,月销量超4000笔。一国产品牌的电动橡皮擦,售价17元,月销量也超2000笔。而能清理橡皮擦屑的桌面吸尘器,与自动削笔刀和电动橡皮擦,以“电动文具套装”出售,很多店铺的销量都轻松过千。
是否物有所值?
多数消费者觉得华而不实
从高颜值包装的笔记本,到联名款中性笔,这些标价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高档文具,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消费者对文具价格的认知。那么,高端文具是否物有所值呢?记者对此进行调查走访。
“00后”王晓晨是一名文具收集爱好者,喜欢购买款式各异的文具。她在某社交平台搜索考试用笔,见大部分帖子推荐的都是百乐、派通、斑马等进口品牌,便跟风购买了1支(单价15元),还买了进口的高涂层活页纸。
“进口品牌的笔比普通笔书写流畅、速干、不晕染,可以保持页面的整洁,而活页纸纸质顺滑,手感也更好。就是价格过高,让人有点吃不消。”
“上次去文具店,1个笔袋卖100多元,给我整懵了。我看了下,这款笔袋只是外观设计得漂亮些,材质和款式并无特别之处,我觉得不值这个价。”暑假后上初三的文文告诉记者,她偶尔也会买一两支售价在10元以上的中性笔,而对于过百元的文具则只是看看而已。
“我认为根本没必要买高价文具。”上高一的佳佳认为,现在的普通文具质量也很好,根本没必要把钱花在这上面。
市民孙娜也认为,很多高价文具华而不实。“联名款的文具,只是图案上与普通款有所差别,价格就要翻倍;中性笔在笔帽上加装减压玩偶或是自带电扇,单价就能从三五元提高到几十元。如果学生一味地追求高价文具,不仅会在学习时分心,还可能产生攀比心理。”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对于父母来说,在关乎孩子的一些重要节点,可以偶尔买些漂亮文具作为礼物,但没必要在日常学习中频繁选购。
该人士说,不少文具企业借助学生的猎奇心理,纷纷推出一些文创类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具脱离了其本身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建议家长考虑实际使用中的性价比,尽量不购买这些华而不实的文具,积极引导孩子摆脱攀比心理,培养正确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