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艳
在沧州的一家影院,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在播放。看电影的两个小男孩,随着电影低声背起了《将进酒》。“别出声!”一旁的妈妈担心影响他人观影,急忙低声制止。
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又情不自禁随着电影背诵起来,妈妈再次劝阻。电影中的48首诗词,7岁的哥哥绝大部分都会背,4岁的弟弟也有一半会背。小哥俩如此厉害,周围的观众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两个小男孩怎么能熟背这么多诗词?下面,记者就带你走进沧州这个诗词家庭,去了解更多的诗词故事。
情定《宋词三百首》
两个小男孩的妈妈叫王彩云,今年34岁,孟村人,从小就喜欢唐诗。唐诗平仄文体的韵律抑扬,让她感觉是那么的优美。儿时,王彩云能接触到的古诗都在语文课本上,自己的课本看完了,她就找高年级的表哥借语文课本看。读着读着,一首首唐诗就印在了她的脑子里。
二年级的一次班级联欢会上,王彩云上台背诵了一首朱熹的《春日》。这是一首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诗,老师很惊讶,当众夸奖王彩云积极好学。老师的表扬让王彩云更加喜欢古诗词了。
“可惜的是,那会儿我没有别的渠道去看更多的诗词。”王彩云记得第一次看到整本的诗词集是在高一的暑假,“语文老师从校图书馆给我借了一本关于宋词的书。”
或豪放或婉约的宋词仿佛为王彩云打开了人生的新天地。那个暑假,她背了几十首宋词,“其实也没有特别去背诵,只是单纯喜欢,一遍遍地去朗读,去品味作者写诗时的意境,然后就背过了。”
偏好文科的王彩云报考了河北大学的新闻专业。大学时的古代文学必修课,她更是如饥似渴地去品读中国古诗词的美好。整个大学期间,她都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也因此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我和丈夫的定情信物是一本《宋词三百首》。”回想当初的甜蜜,王彩云不禁面露微笑。
王彩云的丈夫叫张健,和她是高中同学。高中时,两人接触并不多,张健只知道这个文雅的姑娘喜欢古诗词。
张健也考上了河北农业大学,因为在同一座城市上学,又是同乡,两人逐渐熟识起来。后来,张健送给王彩云一本精装版的《宋词三百首》,两人正式确定恋爱关系。
夫妻同登《中国诗词大会》
毕业后,王彩云和张健双双回到孟村。2014年,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在王彩云的影响下,学工商管理的张健也喜欢上了古诗词。小两口的花前月下多与诗词相伴,更添了些许浪漫。
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开播,王彩云和张健每期必看,和台上的选手同步答题。那时,她在QQ上发了一条动态:我一定要上《中国诗词大会》。没想到,这个愿望在两年后就实现了。
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要做一期“七夕”特别节目,邀请喜爱诗词的情侣、夫妻报名。按照报名要求,王彩云将她和丈夫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故事和夫妻俩对诗词的喜爱写成一篇长文发送过去。
几天后,她收到了导演打来的电话,并顺利通过了第一轮面试。在那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王彩云和张健开始积极准备参加诗词大会。
按照导演的要求,他们需要储备大量的爱情诗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夫妻俩在积极备战的同时,也在一遍遍地互诉衷肠,浪漫表白,两人仿佛重回蜜月期。
最终,经过层层面试,王彩云和张健由于诗词储备丰富成功入选,成为那一期节目五十对嘉宾中的一对。
登上央视的舞台,见到博学的康震、蒙曼老师,王彩云和张健很是高兴。
几岁的儿子常常语出惊人
王彩云和丈夫喜欢诗词,他们的儿子也深受影响。
大儿子大圣在3岁时,就会时不时冒出一句妈妈背过的诗句。王彩云看到有人在微信朋友圈打卡学习,她想,大圣喜欢背诗,不如打卡背诗吧!打卡对孩子是一个鼓励,也是一种记录形式。
于是,从那天起,大圣开始打卡背诗,几乎是一天不落。
为此,王彩云和张健明确分工,张健负责家务,王彩云负责辅导孩子学习。每天晚饭后就是大圣的背诗打卡时间。
“孩子小时候,理解能力差一些。我早上送他去幼儿园时就会把当天要背的诗念给他听,让他先有个印象。我下午接他回家的路上,再给他解释诗的大概意思。他晚上背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教儿子背诗,王彩云也是有诀窍的,她希望孩子能享受其中的快乐,而不是把背诗当成任务,当成一种负担。
随着诗词储备量的增加,大圣经常语出惊人。王彩云将这些生活趣事也记录了下来:
“早上,瞅着大圣在飘窗玩,他一边把自己卷到窗帘里面,一边念叨‘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傍晚,广场上,轮滑班紧急下课。暴雨将至,受朋友托付帮忙照看一会儿孩子,所以我们暂时不能离开。我还在担心一会儿怎么回家。儿子要喝水,我从保温杯里倒满一杯盖递给他,他脱口而出:‘玉碗盛来琥珀光’。我还是很开心,虽然马上就被浇成了落汤鸡。”
“在游乐场,儿子结识了几个小伙伴,回家路上儿子问我以后来玩还能再遇见吗。我说不知道,看缘分。儿子给了一个可圈可点的回答:没关系妈妈,如果能遇见那就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如果不能遇见那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在大圣上幼儿园中班时,《中国诗词大会》的导演从王彩云的微信朋友圈看到大圣背诗的打卡视频,打来电话,邀请大圣参加节目。“当时大圣很多字并不认识,而参加节目需要认字,我们只能放弃了。”王彩云有些遗憾:“孩子九月份就升二年级了,我觉得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了,今年我想给儿子报名试试。”
背诗就像刷牙洗脸一样
在大圣背诗之初,王彩云专门找了一个大笔记本,告诉儿子:“这个本子就是诗单,用来记录你背过的诗。”
如今,厚厚的一个本子,已经记录了500多首诗。一开始,诗单是按照背诗的顺序记录的。随着大圣掌握的诗越来越多,王彩云的诗单开始按作者归类。
为了鼓励孩子背诗,王彩云还从网上购买了两张诗词地图,一张唐诗地图,一张宋词地图。地图收录了中小学必读的160首古诗词,真实还原诗词关联的地理空间。当大圣看到这个礼物后当即开心地在上面标注起来:“妈妈,这个天门山原来在这里呀!”“王维的《鸟鸣涧》原来是在这个地方写的呀!”
后来,大圣还要求妈妈把地图平铺到他的书桌上。每逢诗中出现地名时,他都要到地图上查找一番。
家人对诗词的喜爱,也成功影响到了二宝。用大圣的话说,弟弟背诗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宝说话比较晚,3岁时,还不能说出连贯的句子。王彩云也曾着急地带孩子去看医生。医生说,孩子身体很健康,说话早晚可能是因为个体差异。当大圣背诗时,二宝就在一旁捣乱。一次,大圣拿着手电筒照着玩,王彩云阻止儿子乱照。大圣一边说着:“就照!就照!”一边继续挥舞手电筒。二宝突然冒出一句:“救赵挥金槌!”王彩云当时震惊了,这是最近大圣正在背诵的李白《侠客行》中的一句,没有人告诉过二宝,没想到他自己听着听着就记住了。
从那以后,王彩云给大圣布置了一个任务:教二宝背诗。
没想到说话不利索的二宝背起诗来却格外顺利。王彩云把这归结为“环境的重要性”。正因为天天听到爸爸妈妈和哥哥比赛背诗,二宝小小的脑海中也种下了诗词的种子,现在被家人专心一教,种子生根发芽,结出了果实。二宝和哥哥一样,也时常语出惊人。
当爸爸提醒开车的妈妈,离旁边的宝马车远一点时,二宝会脱口一句“宝马雕车香满路”。
雨天,二宝也会在玩玩具时自言自语“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一次,王彩云去幼儿园接二宝,走出教学楼一阵风刮来,二宝脱口而出“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二天王彩云带着大儿子去接二宝,也是在幼儿园门口一阵风刮过来,大儿子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当时,王彩云觉得甚是有趣,这小哥俩还真是心有灵犀。
还有一次,王彩云问大圣:“听到昨晚的大风了吗?”大圣问:“有多大?‘轮台九月风夜吼’那么大吗?”二宝接了一句:“不是,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那么大。”
背诗已经成了王彩云和儿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朋友问:“这么长时间,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王彩云答:“在我们家,背诗就像刷牙、洗脸一样,已经成为生活必需的一个环节。”
(本版图片由王彩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