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近年来,阅读类App因内容丰富、符合网络时代的阅读习惯而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着不明码标价、自动续费、内容充满低级趣味等乱象。
(据8月1日《沧州晚报》11版)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提升格局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时代,云阅读以内容丰富、阅读便捷等优势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3亿。
但在阅读类App数量剧增、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坑”也越来越多,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有家长反映,孩子在某阅读类App上付费700元还没有读完一本小说,看完这部小说需要花多少钱根本不清楚,因为没有明码标价;购买了会员依然不能畅读所有的书籍,热门连载小说需要另外付费;自动续费、强制广告弹窗更是频频出现,而某些平台内容的低级趣味更是让家长直呼上当……阅读类App乱象丛生,不仅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阅读类App恣意挖“坑”,恶意坑害消费者,治理与规范势在必行。消费者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该举报的举报,该卸载的卸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监管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对违法违规App该下架的下架、该处罚的处罚,以提高其违法成本,让其不敢违法。对于平台而言,更要当好“守门人”的角色,严把内容关,不能被经济利益迷了双眼。
一言以蔽之,对于阅读类App的“坑”,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听之任之,读者、平台和监管部门要形成合力,综合施策,让云阅读这一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还阅读一片蓝天,书香才能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