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晓娟
“嘿哈……”今年暑假,青县盘古文武学校八极拳国际训练基地格外热闹,因为又有洋学生慕名找校长刘连俊来学习沧州武术了。
这次来的是16名俄罗斯的武术爱好者,领队名叫安德烈耶夫·安东,他是刘连俊的徒弟,中文名字刘伟东。
找上门的“洋徒弟”
今年这批洋学生是7月21日来的沧州。这也是因疫情中断后,刘连俊接待的第一批洋学生。
刘连俊今年62岁,习武已经54年,是国家武术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武师,中国八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在武术界驰骋几十年,刘连俊获得荣誉众多。
刘连俊全身心投入钟爱的武术事业,多年来,他办武校、收徒弟,桃李遍天下,很多外国人慕名而来。俄罗斯人安德烈耶夫·安东就是2017年找上门来的。
2016年,刘连俊参加一次武术比赛,安德烈耶夫·安东也参加了这次比赛。
“看到我表演的一套八极拳后,他就主动找我,和我聊天。”刘连俊说,这名俄罗斯小伙通过翻译向他表达了对于中国武术、中国文化的热爱,更表达了他对刘连俊的崇拜之情。“他当时很激动,想向我学习八极拳。”
在比赛期间,安德烈耶夫·安东几次提出了想要拜刘连俊为师,均被刘连俊婉拒了。没想到,2017年,安德烈耶夫·安东专程来到青县,要刘连俊考验他,希望成为刘连俊的弟子。
刘连俊被他的这份诚意感动,点头应允,收下了这名“洋徒弟”。
安德烈耶夫·安东热爱中国文化,想要一个中文名字,他知道中国有句话——师徒如父子。他和刘连俊说:“你是我的老师,就像我的‘中国爸爸’一样。”于是,他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刘伟东。他知道刘连俊的子侄都是从“伟”字上取名的。
“洋徒弟”变成了“洋师父”
以后,刘伟东每年都会到沧州学习武术。他和刘连俊的另一个俄罗斯徒弟刘伟赢,邀请刘连俊等沧州武术家到俄罗斯讲学,传授中国武术。
疫情3年,也没有阻断他们师徒之间的沟通、学习和交流。刘连俊在青县录制教学视频,这些“洋徒弟”通过视频学习武术动作。
在录制视频的时候,刘连俊把每个动作前后左右各个方位录制一遍,让他们在视频中看得更清楚。
“洋徒弟”也会把自己的练习视频发给刘连俊。刘连俊再给他们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2022年,刘伟东按照中国礼仪在俄罗斯收了徒,并把收徒仪式录制成视频传给刘连俊。看着收徒现场满满的中国元素,刘连俊别提多开心了。
如今,刘伟东已经从“洋徒弟”变成了“洋师父”,在俄罗斯开了两家武馆。他经常向学生们讲述在沧州习武的经历。
“有机会来中国沧州学习武术,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可以成为一个桥梁,带着更多热爱武术的俄罗斯人来学习沧州武术。”7月21日,刘伟东带着14名徒弟和1名翻译,来到青县盘古文武学校八极拳国际训练基地。
“3年来我们一直通过视频学习武术,有不少不太明白的地方。这次来中国,可以好好请教师父。”刘伟东说。他也想让跟随自己习武的这些孩子们更深入地接触“中国功夫”,领悟“中国功夫”真谛。
“洋学生”跟着喊“师爷”
刘连俊发现,这14名俄罗斯学员的习武时间不同,基础也参差不齐。刘连俊就把他们分为了三个组。基础最好的一组学习八极刀对练、八极枪,居中的一组学习麒麟刀和双斧,基础差年纪小的学员们学一些基本的八极刀二十四式等。
语言不通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教学障碍。刘连俊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示范。俄罗斯学员们围着他,学不会不让他走。
训练基地不仅有俄罗斯来的洋学生,还有一批从吉林来学习的小学员。每天早晨6点,这些中外习武者准时起床,一起在楼下跑步、练武。
吉林小学员们的带队老师也是刘连俊的学生,他们看到刘连俊都喊“师爷”。看中国小学员喊“师爷”,这些俄罗斯的小学员也跟着喊“师爷”。
“师爷”成了这批俄罗斯小学员学会的第一句中文。
这些俄罗斯学员们特别珍惜这次来沧州学武的机会,练习得格外刻苦。天气炎热也没有阻挡这批俄罗斯学员练习,他们一天平均换三身衣服。“上午换一次衣服,中午换一次衣服,下午换一次衣服。”刘连俊也被他们认真习武的精神感动了。
刘连俊说:“这些外国孩子特别认真,也特别较真,如果你没有真本事,打不过他们,他们不会服你的。”
特殊的拜师仪式
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近日在青县盘古文武学校八极拳国际训练基地举行。徒弟是俄罗斯人芭芭拉,师父却不是刘连俊,而是刘伟东。
刘伟东说:“当时芭芭拉要在俄罗斯拜师,我说不!我要把自己的收徒仪式在中国的沧州举办。”刘伟东想要在师父刘连俊的见证下,收下自己的徒弟。
拜师仪式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礼仪进行。芭芭拉不仅向师父刘伟东敬了茶,也向师爷刘连俊敬了茶。刘连俊说:“‘洋徒弟’按中国礼仪收徒,我比自己收徒还高兴。”
在青县,刘连俊不仅让这些俄罗斯学员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还让他们多了解中国文化。
早晨训练结束后,刘连俊还经常带着这些洋学生品尝沧州当地的小吃:油条、豆浆、驴肉火烧……
刘连俊还会带着他们逛青县的红木小镇、盘古庙,请他们吃涮肥牛。这些学员都是第一次吃涮肥牛,刘连俊教他们使用筷子,教他们如何调制小料,教他们如何看肉是否熟了……
这些洋学生还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去青县的商场逛街。中国的商品又好又便宜,他们买了衣服、很多吃的用的等。
7月31日,这批洋学生结束了在沧州的学习。告别时,大家依依不舍。
小学员尼古拉说:“希望我能多学功夫,把中国武术带到俄罗斯发扬光大。”“在这里,我感受了浓浓的中国文化,我要做一名传播武术的国际使者。”学员鲁斯然说。
“洋徒弟”成为沧州武术传播者
刘连俊说,今年10月份,他的瑞士弟子也要来青县学武。不仅是刘伟东,刘连俊的很多外国弟子都会参照刘连俊子侄的名字,给自己取中国名字:刘伟强、刘伟明、刘伟傲、刘伟赢、刘伟天……他们有的来自俄罗斯,有的来自法国,还有的来自瑞士、丹麦等国。
这些“洋徒弟”都曾带着家人、学员到青县学武,长则半年,短则半个月。他们还会邀请刘连俊去他们的国家讲学、做客。虽然相距万里,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通过线上方式,与刘连俊隔空进行武术文化交流。
如今,这些“洋徒弟”大多在各自国家创办了武校或武馆,每年还会举办武术比赛。
在他们心中,“沧州武术”是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他们以此或命名武馆,或冠名赛事。刘连俊说,这些“洋徒弟”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和沧州武术的传播者。
(本版照片由刘连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