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1日
第11版:11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手机上阅读类App因便捷、内容丰富,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此类App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乱象——

阅读类APP的“坑”

本报记者 李昕也

“我花160多元入了某阅读类App的年度会员,但有的书还需要额外花钱,按章节购买。正在读的一本书更新到900多章还未完结,目前已花了70元,不知道最后看完还要花多少钱。”阅读类App为“90后”王珊看网络小说提供了便利,但平台的花样“挖坑”,也让她忍不住抱怨。

近日,记者随机下载了多个阅读类App发现,这类软件乱象丛生:小说缺乏明码标价,看完整部花钱是个未知数;弹窗广告、自动续费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未明码标价

看完一本书不知花多少钱

据悉,阅读类平台一般有两种收费方式。

一种是不入会员,只单独购买一部小说。App上的一些热门小说按章节收费,如果小说已完结,比较容易算出整部价格,但很多是未完结的连载小说,很难估算出看完整部到底花多少钱。

另一种是花钱购买会员年卡。因阅读平台不同,会员年卡费用从八十元至二三百元不等。在某阅读类App,记者花99元购买了年卡会员。成为会员后可以阅读很多VIP电子书,但并不能“无限畅读”。一些热度较高的网络小说,仍需按章节单独付费。

在该App上,以时下某部热门网络小说为例,因网友评价颇高,被贴上“神作”的标签。其中前80章可免费阅读,从81章开始则按章节付费,每20章收费两个读书币(1元钱可兑换1个读书币)。

目前这部小说已更新到1060多章,如若看完目前这些章节,需花费90多元。可小说尚处于未完结状态,最终的阅读价格是个未知数。

记者还发现,同一部小说每20章需要的读书币数量并不一样,有的需要1.9个读书币,有的则需要2.4个读书币。此外,平台赠送的读书币不能用,只有用户购买的充值币能用。

在读者评论区,有网友留言“看目前这架势充100元都不够,还是等着看纸质书吧,没想到看电子书也这么烧钱”“因小说内容吸引人,我续费入了‘坑’,但是不知道小说到底有多少章,小说页面也没提示完整阅读这本小说要多少钱”“既然是付费阅读,一共多少章节、要付多少钱,就应该写得明明白白”……

“我在一个阅读类App上追了一部小说,现在更新到1900多章还未完结,已经花了180多元,都想放弃了。”市民张浩告诉记者,小说每章收费一两毛钱,看似不多,但禁不住上千章的连载。

张浩吐槽道:“纸质版小说都是明码标价,售价一般也就几十元,最多不过百元。电子书不需要纸张、印刷等成本,价格却是纸质书的好几倍。”

乱象不少

自动续费、强制看弹窗广告

记者在使用阅读类App时发现,如果购买当前付费章节,页面会自动勾选“自动续费阅读”或“自动购买下一章”的选项,且大多是浅灰色小字体,用户稍不留意,就会在阅读时不知不觉地被自动续费。

“我就踩过自动续费的‘坑’。”“95后”张晓晴曾购买了10章的付费章节,但多看了十几章都没提示她付费,“当时我还挺纳闷,怎么不收钱了?后来页面提示我阅读币已用完,让续费充值,我才发现是平台给用户开了自动续费”。

除了自动续费,平台上的弹窗广告也让消费者不堪其扰。

王珊告诉记者,一些阅读类App可以免费看小说,但需浏览平台的广告。“免费小说有广告尚可理解,但是广告太多了,每看两三页就自动出现弹窗广告。而且我根本没点页面,页面就自动跳转到广告链接。”

最让王珊无法忍受的是,很多弹窗广告的内容不堪入目,让人特别反感。“必须停在广告界面3秒钟才能翻页,我点了‘清除广告’,结果页面直接跳转到‘开通会员’或‘购买本书’的页面。”

记者了解到,阅读类App上的广告“辣眼睛”,并不是个例。在下载某些阅读类App的评论区,有不少网友贴出“广告不忍直视,请后台整理一下吧,要不真不会再用了”“平台什么广告都接吗,能不能把把关”“广告内容不堪入目,正巧被朋友看到,还不能关闭页面,太尴尬了”等留言。

王珊坦言,一些阅读类App的内容还存在色情、暴力等情节,而目前多数App在内容上对未成年人全面开放。这些带有不良内容的电子读物不仅会对成年读者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对未成年人伤害更大。

平台任意“挖坑”

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河北建平律师事务所陈静律师认为,这些阅读类App的行为是典型的未明码标价,不仅影响用户阅读体验,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陈静解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上来看,阅读类App的经营者需要在显著位置向读者进行价格明示,尤其是在购买过程中要明确规则。比如,多少阅读币能够购买几章内容、每个章节字数是多少等,不得通过大量拆分章节,欺骗消费者不断续费购买。

另外,阅读类App在免费阅读的情况下,通过植入广告获取利润可以理解。但是,有的采用强迫式弹窗广告、人为“挖坑”、夹带“低级趣味”,就涉嫌违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以弹出等形式发布互联网广告,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如果阅读类App中,带有暴力或者色情的链接和信息,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弹窗的主体、平台和广告商都要承担相关责任,情节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3-08-01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手机上阅读类App因便捷、内容丰富,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此类App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乱象——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9468.html 1 阅读类APP的“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