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市漫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在年轻群体中兴起。城市漫游指的是城市行走或城市漫步,是一种城市微旅游方式。区别于“特种兵”式旅行,城市漫游节奏更加从容。参与者行走在独特的城市路线上,用双脚探索城市的内蕴,深入城市的肌理。
据文化和旅游部披露,今年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32.3%。除了这份统计数据中的游客,一些留在城市中的年轻人却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旅行”。有人出发前会在网上发帖征集当天出门的路线,然后按照网友随机的指令出门行走;有人遇到路口时,不用手机导航,随心看哪个先亮绿灯就往哪走;还有人在交叉路口原地闭眼自转3圈,面朝哪里就去哪边。前方永远有未知的惊喜在等着你,眼前的路永远值得期待。
然而有很多人对于这种旅行方式嗤之以鼻:这不就是压马路、遛弯吗?叫城市漫游就变洋气了?
其实,真正的城市漫游并不等于散步,也不是漫无目的闲逛。城市漫游背后是景观社会之下的新消费和场景营销。
城市漫游深挖城市市井气息,体现城市独特生命力。社会学家项飙曾提出过一种“附近的消失”概念,指现代人关注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大事,却不愿意了解家人或者身边人在做什么、自己所处的社区街道正在发生什么。
城市漫游的出现,让人们有机会重新了解身边的一草一木,重新审视自己和附近人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一条步行街,或者一方小胡同,我们通过触摸每一处建筑,聆听巷里人唠家长里短,真正地“阅读”这座城市,与一个庞大的地标进行深层次互动,在人文、自然、社会等领域努力接近一个城市的日常和本质。
城市漫游促进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旅行者由量到质的消费观念的转变提供媒介。它依托城市场景,具有天然的场景营销优势。
城市漫游者摒弃那些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选择一条“既能感受城市风情又能避免人潮”的小街小巷,为“网红打卡地”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带动了文旅产业大众化、场景化、功能化、体验化,创造出新的消费热点。城市漫游将人们从高消费的传统旅游模式中解放出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一份松弛与自由,体现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如果说“特种兵旅行”是一种将效率和性价比压缩到极致的玩法,城市漫游就像是一种删去一切多余选项、专注过程的减法。其实选择何种方式旅游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的选择与自由,现在依旧有年轻人选择传统的旅游方式,也有中年人反而喜欢城市漫游,不能一概而论。
旅行本就是从心而游,不要让固定模式框住脚步,以提高旅行质量和舒适度为目标,天南海北,总有适合你的旅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