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孔大龙 记者 张楠)近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悉,为全面防范化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教干预,我市专门制定16条措施,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据了解,为积极构建内外联通、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教干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压降农村地区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打通农村道路交管“最后一公里”,我市近日召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暨加强宣教干预工作部署万人推进会,出台16条措施。
新制定的16条措施,以宣教干预为切入点,紧盯“一老一小”、务农务工等重点群体,深化精准宣教和警示曝光,通过宣传栏、大喇叭、校园宣教课等形式在农村形成交管宣传全覆盖,提升广大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同时,16条措施还以劝导管理为发力点,规范交通安全机构运行,融合发展管理力量,将警务重心转向管理薄弱的农村地区,紧盯源头隐患、重点车辆,切实加强对重点人员、车辆、路段的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另外,还要在精准警示、窗口宣传、执法宣教、主题宣讲、警示曝光和文明创建等多方面上做好文章。
健全“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农村交通安全治理体系。要确保农村交管“有目标”,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开展好零亡人事故、零酒驾村庄(社区)创建活动。坚持以考核牵动,定期挂账督办,出现问题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