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5日
第05版:05

“利剑”出鞘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水上救援训练

入水训练

参加“比武”

雨中救援

●他们是一群“90后”,有的是上班族,有的是个体经营者。虽然工作不同、岗位不同,但只要穿上队服,大家就有了同一个身份: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的队员;

●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他们随时待命,随时奔赴救援现场,向遇到困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不少人经常会遇到汽车亏电、汽车抛锚等麻烦事。这时,他们多希望有人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就是这么一群雪中送炭的人,落水打捞、灾害救助、应急救援……

7月21日,吴桥迎来了强降雨天气。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的队员逆向而行,展开救援。

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7月21日,一场大雨降临吴桥。一上午,吴桥县的平均降水量75.4毫米,达到暴雨级别。

短时间的强降雨,给城区带来许多问题。大雨中,“利剑”出鞘了。立交桥下很可能发生积水情况,这会造成车辆熄火、交通堵塞。如果积水过深,还有可能发生其他危险。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队员和交警冒雨坚守在立交桥的各个方位,救援抛锚车辆,指挥车辆绕行。

一辆车熄火了,车主满脸焦急地向他们求救。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刘伟等队员一起把涉水车辆推至安全地带。

一上午,应急救援队共义务救助21辆涉水抛锚车。路人和驾驶员纷纷给他们点赞:“你们是好样的!”

哪里有需要,利剑应急救援队就出现在哪里。去年冬天,接到有人落水的救援电话后,利剑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迅速集结,赶往了出事地并迅速展开了救援。

天气非常寒冷,河水已经结冰。救援队员开始破冰寻找。手木了,脚麻了,队员克服寒冷轮番寻找。在他们仔细搜寻下,落水者终于被打捞上岸。

做好事做出一支公益救援队

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去年10月刚刚成立。救援队发起人是一群热爱做好事和户外运动的人。

刘伟,“90后”,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的骨干队员和发起人之一。他说,户外运动遇到的突发情况比较多,他们目睹了许多自然灾害和车辆故障给人们带来的麻烦。每当看到当事人焦急无助时,他们总是上去帮忙。

刘伟和同伴们的车里常备一些修车的工具,帮人换备胎、打气补胎这样的事儿他们做了许多。

2021年冬天,刘伟路遇一场车祸。大雪过后路面湿滑,一辆小货车失控冲进了路边的沟中。

小货车的主人是一对河南夫妻。他们打了救援电话,一听需要2000元的救援费用的时候,他们为难了:“太贵了!”

“我帮你吧。”了解情况后,刘伟回家开来了自己的越野车,费了半天劲终于把小货车从沟中拉了上来。

“多少钱?”河南夫妻询问救援价格。“不收钱。”刘伟的回答让那对夫妻感动得直抹眼泪。

这件事促使刘伟产生了一个想法:成立一支救援队,这样做好事力量要大得多。

说干就干,刘伟和朋友一说,大家都非常赞同。谢峰、张文龙、边文森、叶翔、王志远、梁学朋……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成立救援队不容易,有很多艰辛和困难,还有家人的不理解。”刘伟说,救援队不是简单几个人凑在一起做好事那么简单,它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支持。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爱心企业的装备支撑下,2022年10月25日,作为一支非营利性、公益性的专业救助团体,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成立了。

把救援本领练好

天蒙蒙亮,在吴桥县城的运河边,刘伟和队员们开始了每天3公里的体能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要不是极端天气,我们都坚持。”刘伟说。

因为涉及水上救援和灾害应急救援,救援队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刘伟告诉记者,救援队的志愿者不同于一般的志愿者,打铁还需自身硬。救援队员必须练就一身本领:充沛的体能是基础,定期培训是保障,迅速的反应是要求,有效的救援是能力。为了使自己具备合格的专业救援能力,他们从各个方面来学习和训练。

救援队的3名骨干力量谢峰、于洋、王帅去年专门参加了省应急部门的专项培训。地震房屋倒塌救援、混凝土切割破拆、搭建支撑架等,3个人认真学习后,又回来教给其余队友。

基础科目天天练、技术科目每周练、新学科目择日练。每到周末,他们还要去参加专业培训,去周边县市的兄弟救援队学习急救知识等。

夏天到了,水上救援多了起来。为了使自己更快更有效救起落水者,今年7月,他们专门到山东德州新湖进行水上救援训练。

今年6月21日,在沧州市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比赛中,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荣获水域活饵救援第一名、携装前行第二名。

“不收费”

“多少钱?”

“我们是公益组织,不收费用。”面对被救助者的一次次询问,队员都如是回答。

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利剑应急救援队做了许多好事。

前几天,队员谢峰在外出途中遇到一位老人,老人的电动车坏了,还着急送孩子去吴桥县城上学。谢峰立即开车把孩子送去了学校,然后再去办自己的事。

队员边文森,他的车里常备搭电工具,去年冬天,他帮助许多亏电的车辆重新启动。

救援队运行资金来自捐款。捐款不足,队员们经常自掏腰包。

作为一个纯公益的救援团队,队员都是兼职,有个体户、有工薪一族。他们平日里正常工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立刻集结。

“我们的队员都很可爱,接到任务立刻就会赶过去,有时都不计成本。”刘伟说,队员王帅、叶翔住在山东德州,工作比较忙,只要时间允许,他们都积极参加救援工作。

“有的时候救援任务完成,天已大亮,很多人接着就去上班。”刘伟说,“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会做救援工作。我的回答是,一个人总要为他人和社会做点什么。”

(本版图片由吴桥利剑应急救援队提供)

2023-07-25 本报记者 祁晓娟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8836.html 1 “利剑”出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