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庞维双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7月16日上午,沧州游泳爱好者杨震作为排头兵的60人群众方队,从武昌汉阳门1号明口码头下水,游至汉口江滩三阳广场,高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起水登岸。歌声铿锵有力、振奋人心,唱出了“大江泳者”的气势。
当天,千人竞渡长江的雄壮场景,重现武汉“渡江节”,共有28支方队参加横渡活动。
用时1小时16分钟,包括杨震在内的沧州6名游泳爱好者成功横渡长江,游程约6000米。
杨震:
排头兵
“向前游,快速向前游!”在船上领队的指引下,编号为1-1的杨震以蛙泳姿势,逆流奋力向前冲刺。
今年47岁的杨震酷爱游泳,泳龄17年,已义务帮助上千人学会游泳。他曾在2019年横渡长江,2023年横渡黄河。
今年7月16日10点,杨震带领60人的群众方队,从武昌汉阳门1号明口码头缓缓下水,开始向右前方游去。
在这个方队中,杨震作为排头兵,担负着控制横渡速度、率队整齐渡江的重任。
杨震在游泳过程中,不时地瞟一下旁边的队友。游出三四百米后,杨震发现急流冲散了队伍。他调整泳姿,发出了集结口令:“勇往直前,劈波斩浪,势不可挡!”
队员们在他的指挥下重新集结,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继续匀速向前游去。
6000米的距离,杨震一次又一次通过口号和歌声集结方队,最终带领队友成功渡江。
“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和第一次横渡长江相比,这次水流速度小了一些,感觉更轻松。”上岸后,杨震笑着说。
刘航:
没游过瘾
在杨震右后方,是编号为2—2的刘航。
1987年出生的刘航,是沧州6名游泳爱好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公开水域横渡活动。刘航的游泳技术不错,在赛前的游泳能力测试中,400米仅游了9分11秒。
看着杨震带领第一排队员向前游去,刘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入水后,刘航像往常一样做着标准的蛙泳动作,在湍急的水流中向前游去。
后排的队友陆续下水后,队形一度有些乱。刘航发现左右都是陌生的面孔,他从第2排被挤到了第6排。混乱中,有人在后面碰了他一下。还没回过神儿,他的肚子又被别人蹬水的脚不小心踢了一下……
刘航捂着肚子往方队外围游去,离开“混乱”中心。随后,在杨震的指挥下,刘航又回到自己的位置,队形也逐渐恢复正常。
横渡到对岸后,刘航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长江风景好、水质优,这次没游过瘾,以后我还要来!”
张伟:
三排“排长”
张伟在刘航的右前方,编号为3—1,是第三排的“排长”。酷爱游泳的张伟跃入长江后,找到了“把长江水揽入怀中”的奇妙感觉。
1982年出生的张伟,曾和杨震一起成功横渡黄河,而且是第一个上岸的沧州选手。
渡江被称为“勇敢者的挑战”。在他看来,长江水流湍急、暗流汹涌,是对渡江者体能和胆识的双重考验。得知武汉将举办“渡江节”时,他立即报名,“抢”到一个名额。
畅游在长江中,张伟像一条鱼,随着浪花有节奏地起伏。他作为3排的“排长”,没有只顾自己,时不时地回头观察后面队友的位置。“3排!”当看到有队友偏离位置时,他立即伸出手,高声示意大家对齐。经过之前5天的集训,大家已经有了一种默契,能够迅速整理队形。
“刚下水时,长江水温很低,但我们很快就适应了。”当张伟游到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时,一股暖流瞬间包围了他,让他产生一丝燥热的感觉。再继续往前游,脚下的水又慢慢变凉,他又回到了长江的怀抱。
孔祥君:
拉着队友向前
“你们没事吧?”当游到长江大桥一桥第一个桥墩处时,漩涡冲散了队伍。孔祥君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队伍后面的沧州队友胡秋艳和刘洪宝。
孔祥君和杨震同岁,都是1976年出生。这次孔祥君的编号是3—6,和张伟在同一队。
“桥墩处拦着上游一部分水流,随着江水不断冲击,形成了一个小漩涡。”孔祥君说,这和之前集训时在水库里游完全不同。当时,队友们有些慌乱。
孔祥君提醒身边的队友赶紧踩水,双手小幅度向前划,自己则错身往后游去,查看队伍情况。“我们没事,你快回去吧。”胡秋艳连连摆手,示意孔祥君放心。
游过了3000米,有的女队员体力消耗较大。一名女队员体力不支,拉住了孔祥君的救生浮球。就这样,孔祥君拉着这名女队友向对岸游去。直至快到岸边,可以顺着水流漂浮了,这名女队友才放手,孔祥君得到了“解脱”。
胡秋艳:
沧州队员中
唯一的女将
46岁的胡秋艳是沧州队员中唯一的女队员。她曾经因为怕水、动作不协调,半年学不会游泳。今年感受到横渡黄河的乐趣后,胡秋艳一鼓作气又报名横渡长江。
队伍集训第一天,踩水半个小时的训练强度,让她打了退堂鼓,打算第二天回沧。幸好有杨震一直鼓励,每天游泳4000米的训练强度,她咬牙坚持了下来。
胡秋艳编号3—9,她的身后是编号3—10的刘洪宝。
胡秋艳下水后,跟着队友逆流向前游去。“我知道要向12点钟方向游,但在水流作用下,身不由己地冲着一两点方向游去。”胡秋艳奋力调整着方向。
长江水情复杂,水流状况每天都不同,即便赛前进行过训练,不到渡江当天,也不知道长江究竟有多险。无风已起三尺浪,迎面的浪花让胡秋艳差点呛水。她只好在换气时,把头努力抬高。
刘洪宝:
保障队伍前行
编号3—10的刘洪宝是沧州队员里年龄最大的,今年51岁。然而,他的游泳速度最快,游400米只用8分55秒。这次,他被安排到方队的最后一排,可以保障整支队伍有序前行。
没有适应水温的时间,最后一排的刘洪宝直接跳下了水,迎着半米高的浪头,奋力向前追赶。
“这次感觉和横渡黄河不一样,这里的水温更低,流速更快。”浪来时,刘洪宝将头埋进水里,感受着波浪的起伏。经过漩涡时,他又紧跟着队友往回游;过了漩涡,他再次顶着水流,向12点钟方向游去。
在横渡过程中,刘洪宝一直紧跟着前排的胡秋艳,在她体力不支时,让她拉着自己的救生浮球,带着她前行。
就这样,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最终成功横渡长江。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