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7日
第04版:04

6000人的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

数千师生一天要吃掉多少米面肉菜、厨房的师傅们有什么绝活……记者探访沧州市第一中学食堂——

菜品丰富

炒菜

洗碗

本报通讯员 向道晋 本报记者 吴艳 祁晓娟 摄影报道

“好怀念一中的饭”“便宜又好吃”“比大学食堂的饭好吃”“想念糖醋里脊、杂粮煎饼还有无限加饭吃到饱的烤肉饭”……很多沧州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沧州一中)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很长时间仍在怀念食堂的饭。

6000人的美食是怎么做出来的?厨房的师傅们有什么绝活?有哪些特色的菜品?食堂里有哪些机器?餐具是如何清洗的?记者带你去沧州一中食堂看一看。

花样饭菜,学生“选择困难”

沧州一中共有4个学生餐厅,100多个售饭窗口。为了给学生们提供营养、美味的一日三餐,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记者看到,沧州一中食堂的菜品丰富,早中晚餐各有十几个种类。

“也许你没来过沧州一中,但相信一定会对食堂有所耳闻。”很多学生除了怀念在沧州一中度过的美好学习生活,更“点赞”食堂的菜品。

菜品到底有多丰富呢?

早餐有丸子汤、烧饼、老豆腐、鸡蛋饼、营养粥、鲜肉包、鸡蛋灌饼、掉渣饼、肉夹馍……

午餐有打卤面、铁板饭、炒饼、红焖鸡、卤肉饭、冒菜、大饼卷肉、玉米排骨面、刀削面、地三鲜、烤鸡腿、糖醋里脊……

晚餐有瓦罐菜、铁板饭、烤肉饭、小炒菜、火锅鸡、拉面、板面、刀削面、鱼香肉丝炒面、鱼香茄子、木须肉……

“每次买饭,‘选择困难症’都要犯了。”学生张启瑞说。

食堂中,除了各式各样的炒菜,还有花样的面食,各式的盖饭,食材搭配营养均衡。

“好吃不贵是我们的宗旨。无论喜欢哪种口味的孩子,都能在我们这里找到喜欢的美食。”沧州一中食保处处长刘德红说。

一天就用3800公斤米面

6000多人食量是惊人的。刘德红介绍,这么多人一天要消耗米面约3800公斤、肉类约800公斤、各种蔬菜约4000公斤、鸡蛋约800公斤。沧州一中有4个食堂,150名食堂职工为6000多名师生服务。

在沧州一中的东一餐厅,记者看见300多平方米的后厨干净敞亮,11口炒锅一溜排开,每口锅都有家用炒勺的两三倍大,炒菜铲的铲柄就有约80厘米长。

就在记者惊讶于锅大铲大时,食堂工作人员笑道:“十多年前,我们大食堂的锅比这个可大多了,炒菜铲子都像小铁锨。现在已经是大锅变小灶了,小锅饭精致,更受学生们的欢迎。”

东一餐厅负责人介绍,他们餐厅每天要订购20多个品种的蔬菜,共计1000公斤;每月订购超1000公斤的猪肉和5000公斤的鸡腿肉;每两天订购18箱鸡蛋,每箱20公斤……

在东一餐厅的后厨中,有三辆蒸车。没错!就是带轮子的蒸车。食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用来蒸米饭和馒头的。因为“体格”大,移动困难,所以加上了车轮。“蒸车”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米饭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主食之一,因此,每餐白米饭都是必不可少的。每辆蒸车有24个餐盘,每个餐盘可以蒸近3公斤大米。

面食是北方人爱吃的主食。烧饼、大饼、馒头、包子的制作都离不开面粉。仅东一餐厅每顿饭就要用掉约200公斤面粉。

厨师各有各的“绝活”

每天早上4点多,学生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食堂的灯就亮了。操作间上早班的食堂师傅们开始工作。

“之所以这么早就开始准备,是因为早餐中的包子等早点工艺比较复杂,师傅需要早早开始准备。”

一个食堂有30多人,分为面案、厨师还有专门负责打扫卫生等不同的岗位。

记者了解到,每名师傅都有自己的绝活。

比如负责包包子的师傅,常年劳作练出了一双巧手,有的人甚至可以左右手同时擀皮。

他们包出来的包子不仅大小一样,而且褶子多,特别好看。“馅3两、面3两。”做面点的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早已经轻车熟路。很快,600个“白白胖胖”的包子就做好了。

负责切菜的师傅每天和菜刀、案板打交道,刀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只见他左手摁着土豆,右手快刀直下,一眨眼工夫,圆滚滚的土豆就变成了薄到透明的土豆片,再将片切成丝,刀法快而准。

随着一刀刀落在案板上,几十秒钟就有一堆土豆丝堆积起来了。

食堂里的每位师傅都练成了“稳准狠”的功夫。

学生们每天学习时间很宝贵。师傅们拿着勺子,打起饭来那可叫一个干脆利落。一位师傅一分钟能给四五个学生打饭。

“好机器”与“坏机器”

在东一餐厅的后厨一隅,放置着一个长约6米,宽约1米的洗碗机,这可是食堂斥巨资购进的。这台机器是食堂工作人员的“宝贝”,它解放了不少人力。

工作人员只需将回收的餐具整齐地放入洗碗机一侧的清洗槽内,传送带就会自动将餐具传送到洗碗机内,流水冲洗、高温消毒、烘干后的餐具将会被传送到洗碗机的另一侧,整个过程大概5分钟。这时,戴着加厚手套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将清洗消毒完毕的餐具取出来了。之所以要戴着手套,是因为洗碗机内的温度高达120℃,刚刚清洗完毕的不锈钢餐具十分烫手。

除了洗碗机,后厨内还有和面机、轧面机等省时省力的机器。

“其实,原来我们这还有洗菜机、土豆去皮机、刀削面机等机器,但是后来发现都不好用,就淘汰了!”工作人员介绍着。

土豆是餐厅常用的食材,每天要消耗150公斤左右,为这么多土豆去皮是个大工程。几年前,食堂购进过两台土豆去皮机,每台2000元。一台土豆去皮机一次给10公斤土豆去皮,两分钟即可完成。

本以为可以节约人力,但没想到使用后发现,机器的去皮功能并不完美。要不就是去皮不干净,要不就是被削掉一大块“肉”,还需要人工再次加工才能达到使用标准。

为了让同学们吃得更干净卫生,食堂雇了一名员工,专门负责削土豆皮。

和土豆去皮机一样,洗菜机和刀削面机经过实践后被证明不好用、洗不干净而被淘汰了。

“我们改”

在学生们吃饭的时候,师傅们还会观察食堂中饭菜的售卖情况。哪些菜卖得好,哪些菜卖得不好,他们会记在心上,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然后加以改进。

比如,东一餐厅的火锅鸡特别有名。

学生们不能吃得太辣也不能吃得太油。“我们改。”于是,师傅们减少火锅鸡的辣度,加糖提鲜。经过改进,这道菜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东一餐厅的瓦罐菜也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瓦罐茄子、瓦罐鸡块、瓦罐红烧肉……食堂师傅专门去济南学习制作方法。

经过改进,瓦罐系列的菜品更加适合孩子们的口味。

食堂的师傅告诉记者,学生不爱吃的、不好卖的菜他们就换掉,学生们喜欢的他们就保留。

他们食堂的每一道菜都经过了调整、改良,目的就是适合孩子们的口味。

因为在这些食堂师傅的眼中,他们做出的饭菜就是要让学生们吃得健康,吃得踏实。

“孩子们只有吃好了,才能更加努力学习。”这是食堂师傅们的心里话。

2023-07-17 数千师生一天要吃掉多少米面肉菜、厨房的师傅们有什么绝活……记者探访沧州市第一中学食堂——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8105.html 1 6000人的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