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天,洗澡已经成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但随之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近日,一名医生发出一条让人唏嘘的微博《一桶冷水毁了一个家》。这场悲剧的开始,只是一桶想用来消暑的冷水。
洗冷水澡,大面积心梗
在患者将这桶冷水浇到自己身上之前,他是一个被旁人认为“身体棒得可以打死老虎”的人。可浇完冷水后,他就开始出现持续性的胸闷。一开始,他以为自己只是中暑了,就一直熬着没去医院。
几个小时后,他发觉情况越来越糟,还出现了胸痛,立即赶到当地医院,结果发现,居然是大面积的心肌梗死。
当地医院也很专业,赶紧给他做了介入,用支架开通了完全堵塞的前降支,但他的情况仍在一点点地变差,血压开始下降,胸闷再次加重。家人赶紧将他转到另一家大医院,但到了医院后,他的心脏就停止跳动了。
洗个澡,为啥出意外了
北京一位医生称,自己的一位亲属,刚过70岁,就在一次洗澡时,突然倒地去世了,经诊断是心源性猝死。
沈阳一位40岁男子晨跑后洗了一个冷水澡,结果引发心梗,倒在浴室,再也没有抢救过来。
北京一名19岁的小伙儿,洗澡后和同事聊天中突然发生心脏骤停,虽然经过现场同事抢救短暂恢复了心跳,但是最终仍未抢救过来。
好好地洗个澡,为啥就出意外了?以下这几个原因,千万要重视。
洗澡的温度不对
为了保护皮肤,水温不宜太高,应与体温接近,一般以35摄氏度—40摄氏度的温水为宜。
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水温过低则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出汗散热受阻。
夏天,有些人尤其喜欢洗冷水澡,但从热环境突然进入到冷水澡的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意外。因此,不要因一时贪凉,再洗凉水澡了。
洗澡的时机不对
脑力劳动后洗澡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头脑风暴”后都很喜欢洗澡“醒神”,但要注意,在脑力劳动后不宜立刻洗澡,应该休息片刻再洗。
这是因脑力劳动时大脑高速运转,对血液需求量非常大。如果立刻洗澡,血液就会向体表皮肤转移。在洗澡过程中,体表对血液的需求量大,这很可能会立刻造成大脑供血量迅速降低,引起供血量不足,导致晕厥。
饮酒后洗澡 酒和热水的刺激,会导致体表血管扩张,大量血液从内脏转移到体表,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会因此出现缺血、缺氧,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老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运动后立即洗澡 因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增加,导致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尤其心脏和脑部。
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来说,一旦引起心脏和脑部严重供血不足,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
感冒体虚时洗澡 感冒体虚时,洗澡容易出现意外,一定要等身体好了之后再洗澡,一定要洗澡时,要在家人照料下进行。
饭后立刻洗澡 因饭后一小时,血液主要集中在胃肠道,此时洗澡会加剧心脏缺血。
洗澡的时间不对
有些人洗澡习惯“泡在水里”。爱干净是好事,但洗澡时间过长对身体并不好。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内,老人、小孩及心血管患者最多不超过20分钟。时间过长,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时间兴奋,心跳和血压上升,导致心脏负担增大。
洗澡的顺序不对
洗澡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洗头?错了!
先洗头的话,容易冷热交替刺激,造成头部血液流通不畅,诱发脑血管疾病。因此,建议先用热水冲一会儿之后,等身体适应了再洗头。
清洗身体也是有顺序的,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再清洗躯干。
记住,不要为了过度清洁,反复使用毛巾在肌肤上搓擦,易损伤皮肤,使皮肤角化层脱落,皮肤会更干燥。
洗澡前的准备不对
洗澡前,最好先喝杯热水,让身体保持温暖状态,也避免洗澡时因汗液流失而造成的口渴。
浴室通风也非常必要,因高温、高湿的密闭环境,可能使人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眼花等不适。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