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两分钟,出汗两小时。近日,多地气温屡创新高,因中暑而就医的患者也在增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李辉和主治医师柯嘉提醒老年人:当心室内中暑。
很多人觉得只要气温升高就会中暑,其实不然。中暑的发病与高温、高湿、无风这三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人在高温的环境下,散热功能变差,或者是产热增加,都会导致中暑。一般来说,中暑的气象阈值是日平均气温>30摄氏度或相对湿度>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摄氏度时,中暑发生率则会急剧增加。
老年人正午或是阳光强烈时要减少户外活动,可将户外活动时间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老年人家中最好备有温度计、湿度计,如果温度、湿度过高,就要及时开空调降温。这一点对于独居的老年人尤为重要,高龄老年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如果独居又较少出门的话,就可能因意识不到室内温度过高而中暑。如果这种高温天气持续,老年人的家属或街道社工就应加强探视,预防中暑的发生。
李辉介绍,老年人之所以成为中暑的高发人群,是因为很多老年人体态肥胖或患有基础疾病。炎热只是发生中暑的诱因,这部分老年人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若处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甚至可能出现热射病,有致残、致死的危险。
据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