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结婚也可以登报”,近日,这一话题登上某社交平台热搜。不少人晒出自己在报纸上刊登的结婚启事,仪式感满满,也收获了网友们的祝福。记者采访发现,结婚登报,这一具有年代感的形式,近段时间逐渐在95后、00后中流行开来。
(据7月1日《沧州晚报》4版)
这届年轻人是懂浪漫的。结婚喜讯怎么“昭告天下”?还有比发帖、发博更优的解答:登报!
这些启事的行文都很简单,字数虽然不多,但仪式感满满。“结婚登报”的方式既纪念了大喜的日子,也保留了纸质版的浪漫。
其实,结婚登报并不是95后、00后的专利。在我们的爷爷辈甚至更早的年代,结婚登报就流行了。而结婚登报这种极具年代感的方式,如今再次流行并且戳中当下年轻人的心思,比起复杂的婚俗仪式,结婚登报可以表达新人真正的感受。
相比数字文本的编辑、发布,纸质报纸的勘验校对要严谨得多,报纸印刷的味道、质感和触感,远比电子版的TXT、JPG更为厚重。试想一下,几十年后,再拿起那张泛黄的结婚报纸,唤醒记忆里的鲜活,那些关于爱情的悸动,浪漫不死。
另外,结婚登报便于长久保存。此前,网友“@王幼飞走在天上”曾经发布了一条微博,外公外婆结婚66年时,外婆病重,他想在春节前找到一张当年外公外婆结婚时的登报启事,以抚慰外公外婆的心。据他介绍,外公外婆的结婚启事刊登的报纸是1946年11月3日《和平日报》上海版。
上海图书馆看到这条消息后,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为两位老人找到了这张半个世纪前的报纸,并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重拾了两位老人和家人多年的回忆,受到网友的赞誉。
此外,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报纸可以作为爱情信物的一部分进行长久收藏,也可以分享给亲友。借用一位新娘的话来说,就是“金钱有价,情谊无价”,花费百元价格,“锁定”最珍贵的官宣瞬间,就是“刚刚好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