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1日
第07版:07

海边游玩后,10余天高烧不退

男童感染“食脑虫”呼吸衰竭

1 海边游玩后,孩子被“食脑虫”感染,患上脑膜炎

近日,贵州6岁多的小丁(化名)去海南旅游回家后,出现发烧症状,10余天不见好转,辗转到几家医院就医,还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最终得知孩子是被“食脑虫”感染而引发的脑膜炎,而食脑虫引发脑炎致死率高达98%。

据苗女士所发布的内容显示,起初,小丁在6月9日晚发烧就高达39摄氏度。次日,家长带孩子去当地的县医院看病,医生开了治疗扁桃体发炎的药物,吃药后小丁退烧了,但药效一过又发烧。

孩子持续多日发烧,家长辗转几家医院,给孩子检查了肝功能、血常规等,医院采取了输液等方式,孩子仍旧持续发烧、嗜睡。在转到孩子目前所在的贵阳某儿童医院时,孩子已出现昏迷的情况。

到了贵阳某儿童医院,小丁被转到了重症监护室。医院下达了孩子病危通知书,通知书显示,医院诊断孩子患有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出现持续癫痫、中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等症状。孩子的病情危重,血压维持不足,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危及生命。

苗女士近日发布消息称,小丁的脑脊液检测结果出来了,“害孩子变成这样的是一种叫‘狒狒阿米巴原虫’,是一种生存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寄生虫,也叫‘食脑虫’。这种虫存在于温暖的水中、泳池、江河里,还有森林里,腐烂的树木、叶子里、淤泥、沙子里都有。”

苗女士还提到,孩子的状况非常不好,拔掉呼吸机不能自主呼吸。她之所以将孩子的情况写出来,是想让其他宝妈警惕“食脑虫”。

2 阿米巴原虫有两种途径进入人体

什么是阿米巴原虫感染?它真的是“食脑虫”吗?医生介绍,阿米巴原虫是一种生存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罕见寄生虫,大多在水、泥土、腐烂的有机物中。据相关报道,全球感染人数总共才200例左右,我国只有几十例。

阿米巴原虫感染主要分为皮肤感染和颅脑感染。通常来说,阿米巴原虫有两种途径进入人体。一种是通过农业工作,往往是一些农民。寄生虫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一般感染后会出现皮肤红斑难以治愈的情况,往往是通过皮肤活检,发现阿米巴原虫。如果时间长了,寄生虫一旦感染颅脑组织,后面的治愈率效果就比较差了。

另一种就是人们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被食脑虫感染的水洗鼻子时,它们从鼻腔钻进人脑后,快速繁殖起来,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开始有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迅速转入瘫痪、昏迷,最快可在一周内死亡。因此,在国外,阿米巴原虫又有“食脑虫”的恶名。

3 别让孩子在不干净的水中游泳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海边游玩或是去游泳。医生表示,虽然感染阿米巴原虫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家长还是要注意,尽量不要在不干净的河水里游泳。

除了阿米巴原虫,不干净的水体中可能还有曼氏裂头蚴、线虫等寄生虫,人们在水中游泳时,难免会呛水,这个时候,寄生虫就有可能从鼻腔进入人体。通过佩戴鼻夹,或保持头部高于水面,可限制进入鼻子的水量。

此外,吃了没煮熟的蛇肉或青蛙肉也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尤其是烹饪青蛙或蛇的时候,有时候从表面看好像已经熟了,其实里面可能没有熟透。如果吃了半生的蛇或青蛙,就有可能感染曼氏裂头蚴。

家长要注意,如果你怀疑孩子已经感染寄生虫,比如孩子有肛门瘙痒,牙齿或者皮肤出现白斑,不明原因的高烧不退等症状,就一定要及时就诊。

如果体检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或者检查肝脏发现有斑点时,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到专科就诊。

据河北新闻网

2023-07-01 1 海边游玩后,孩子被“食脑虫”感染,患上脑膜炎 海边游玩后,10余天高烧不退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6568.html 1 男童感染“食脑虫”呼吸衰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