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30日
第14版:14

智能手杖、智能监护床垫、智能老人马桶……

人工智能产品将成为养老新帮手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如何养老”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35岁的马莉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把科技产品纳入自己和父母未来的养老规划中。“等我老去,我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这是她最近日夜思考的问题。

今年,她60岁的母亲刚经历完房颤手术,心率和血压需要24小时进行监测,这迫使她开始研究是给母亲戴健康手环还是心电监护仪更方便。以后,母亲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会站不稳,也需要配备上带滚轮的步行器。马莉认为:无论是给父母养老,还是规划自己的养老,都应该与时俱进,关注一些科技产品。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中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如何高质量养老”这个问题越来越难回答。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除却子女照顾,借助更多科技产品,或许也可以更智能、更人性、更科学地养老。

智能适老产品花样多

家住江苏省南京市华侨路的张桂芬老人,自从3年前老伴去世后就开始独居。唯一的女儿远嫁到浙江后,因担心母亲,给家里装上了摄像头,但因为工作原因,女儿只有下班到家才有时间查看。

有一次,母亲在家里跌倒后几个小时才被发现。事后,她女儿想起来总是心有余悸:“妈妈躺在地上,我在千里之外却无能为力。”

担心老人跌倒引发疾病的并不只是张桂芬的女儿,老人因跌倒致病甚至致死的案例并不少见。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超声影像科副主任谭杰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摔倒,其中绝大多数是65岁以上的老人。而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4000万老人至少跌倒了一次,其中每一万人中就有8位因摔倒而过早死亡,有40%—70%的老人因摔伤需要就医。

人从低龄步入高龄阶段后,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导致自身出现疾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行动力。这个过程中,人既需要亲人的照顾,也需要科技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目前,已经有人工智能防跌倒产品在家庭和养老院里使用了。在国内,深圳一家养老护理院就引入了一款名为“隐形护理员”的人工智能产品。美国一公司的产品“安全的你”也为老人和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和认知障碍等问题的人提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跌倒监测技术。

除此之外,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能够监测老人血压、血氧、血糖、心率、运动、睡眠的智能硬件已经越来越多,比如失智老人的防走失预警器、智能监护床垫、居住环境检测器等。

失能老人可能对于“科技改变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

吃饭、穿衣、上厕所、行走……这些正常人的基本需求,对失能老人来说却很困难。针对失能老人的护理,即使人员再专业,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但现在借助于智能设备,对于失能老人的护理效率可能会得到提高。

比如会唱歌的“全能拐杖”,不仅能为老人提供稳固支撑力,还能根据老人正在行走的道路情况感知障碍物,及时作出调整。它同时还是一台一键即可紧急呼救的贴身报警器、简易通话工具手机、便携手电筒、便捷座椅、小型测量仪、360度智能音箱……

还有专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设计的智能马桶,可以自动冲洗、辅助站立,甚至还有自动抽纸擦干的逆天操作,免去老人如厕的一切顾虑;对丧失行动力的老人,还有“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可以全程自动化处理大小便问题,既能减少二次感染,还能保护老人的隐私。为了方便帕金森病、脑梗后遗症等老人自主就餐,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了电动防抖餐具和正反都能拿、左右手都能用的筷子。

科技普惠才是技术进步的最大意义,科技产品不仅能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安全,还能在吃、穿、住、行这些“小事”上让他们更方便、更有尊严。

人工智能可为老人帮大忙

老人并非都是独坐室内闭目养神,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比年轻人少,不仅要有地方住、有东西吃、有人照顾,还需要和世界保持交流。流行文化往往忽视了身体健康、性格活跃的老人,助长了隔绝感的滋生,使老人失去了认同感。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即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老人的孤独问题,几乎总是由某种形式的“失去”所引起的:失去身体健康、失去家人陪伴、失去社会交往甚至失去对周围一切的感知。

《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736万人,其中,空巢老人占比已超过一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70%。按此计算,空巢老人数量已超过了1.3亿人。

这些空巢老人不仅需要更多能够帮助减轻体力负担的家电,比如扫地机器人、智能电饭煲,还需要排遣孤独、增加社交联系的科技产品,比如虚拟人和陪伴机器人。

此前,有报道称,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将会有60万个虚拟人进入老年家庭,跟随老人们的意愿,化身他们的子女、儿时玩伴甚至是逝去的亲人,在看护老人的同时带去情感寄托。比如,一位独居老人十分想念外地的小孙女,机器人就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像老人的小孙女一样,模仿她的语气陪伴老人聊天。

面向中老年人的服务机器人,除了人机互动、亲情语聊功能之外,将具备更多娱乐教育特质。

比利时一家公司开发的机器人“卓拉”,就可以模拟人的一些动作和表情,还会唱歌、跳舞。

赵丽蓉在31年前的小品《妈妈的今天》中就说过,“老人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年轻人可以享受元宇宙等带来的黑科技体验,那谁又能说机器人将来不会是老人的好帮手呢?

(马莉、张桂芬均为化名)

据“澎湃新闻”

资料片

2023-06-30 智能手杖、智能监护床垫、智能老人马桶……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5323.html 1 人工智能产品将成为养老新帮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