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了吃荔枝的季节,荔枝虽然好吃,但是如果吃不对就可能会患上“荔枝病”。
近日,湖南长沙的小美(化名)突然冒冷汗、面色苍白、头晕,差点摔倒在地。经查,她的血糖结果显示低于正常人一倍。医生仔细询问得知,小美昨晚在小区楼下买了1.5公斤新鲜荔枝,一晚上就吃光了。直到第二天上班,她也没有食用其他食物,这才导致她患上了“荔枝病”。
医生介绍,荔枝病的核心主要是低血糖症状,一般是连续几天或一次大量食用荔枝后容易发病,症状表现为冒冷汗、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病情严重的可出现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医生分析认为,导致“荔枝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荔枝中的两种物质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和次甘氨酸A可能是导致低血糖的元凶。这两种物质会阻碍糖异生和脂肪酸氧化,加剧了夜间空腹期的低血糖,破坏了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从而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和暴发性脑病。
2.儿童肝糖原储备功能不足。
3.大量进食荔枝后会影响食欲,从而减少日常饮食,进一步中断了葡萄糖的补充。
4.没有成熟的荔枝,毒素的含量最高。
如果在进食荔枝后出现冒冷汗、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的情况,就可能是患上了“荔枝病”,建议及时补充糖水纠正低血糖症状,若症状缓解不明显,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到医院就诊。
口腔溃疡、便秘、血糖有问题的人,不建议吃荔枝;空腹状态下也不要食用荔枝。临床上发现出现吃荔枝导致严重问题的人群,大部分都是一次吃了0.25公斤以上的荔枝,甚至更多。因此保守的建议吃荔枝一次别超过0.25公斤。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