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1日
第14版:14

“粽”情端午

本报小记者(黄河路小学6年级4班) 张钰哲

一年一端午,“粽”情端午,情意浓浓。近日,我们晚报小记者来到育才路社区,与那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欢度端午佳节。

社区的赵叔叔告诉我们,这次包粽子活动是为了给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和残疾儿童送温暖而专门组织的。包粽子需要的食材他们早就准备好了,深绿色的粽叶、颗粒饱满的糯米、玛瑙般的红枣、捆扎用的线绳等一应俱全。

社区里有很多阿姨和奶奶作为志愿者加入这次活动。只见一位奶奶拿起一片粽叶,先从中间对折成一个漏斗状,然后放入一把糯米,再放入几颗红枣,用米填平,最后像变戏法似的包成一个立体的三棱锥,又熟练地用线绳捆了三圈扎紧,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我们看得惊呼不已。我们小记者也迫不及待地包起来。我从水盆里挑了一片粽叶,折成漏斗状,再放入米和枣,一个粽子就成形了。

我正得意,突然发现我还没来得及捆扎就露馅了。我好不容易封住口,又差点散了架。我边用嘴叼着绳子固定,边用手拉绳赶紧绕圈,终于完成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

在一位奶奶的指导下,我的技术快速提升,最后完成了3个“颜值”较高的粽子,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次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志愿者们将煮好的粽子送到辖区内有需要的人家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和温暖。希望小小的粽子也能带着我们小记者的问候,给他们送去美好的祝愿。

(指导老师:刘惠平)

2023-06-21 本报小记者(黄河路小学6年级4班) 张钰哲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4660.html 1 “粽”情端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