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轻时的心目中,六月是温暖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飞舞的季节。回望年轻时的六月,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时光荏苒,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不知不觉中却变得稍纵即逝,似乎不曾为谁停留过。人生苦短,转眼间已步入老年。
人生是一场相逢,也是一场遗忘,最终我们都会成为岁月中的风景。很多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靠自己去思考、去辨别、去攀登。
1973年6月,经公社党委集体研究,我从老家的铁匠铺走进公社大院,成为身兼两职的公社通讯报道员和会计辅导员。当时,离开我的忘年交师傅风桃爷去公社报到的头一天,心里有一种难舍难离的感觉。
我和师傅说,大爷爷,到明个我就上公社去了,您老人家还有什么嘱咐的?师傅说,咱打铁靠的是眼力、力气、准头,打铁还得自身硬,这你都知道;你上公社是个文差事,我不懂,非让我说两句,我看你只要学会仰着头做人、低下头做事,准就错不了。师傅风桃爷的这两句话,成为我刻骨铭心的记忆,并一直影响着我后来的工作和生活。
我清晰地记得,当公社“八大员”那两年,老领导张献墀书记、张文胜书记、邢汝义秘书教我努力学习、用心工作的知遇之恩、关爱之情。而今,三位恩师已经故去,但我跟着他们走农户、查虫情、看旱涝、写消息的情景就在眼前。老领导“多学、多思、真干、实干”的良训,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40年前的那个6月,我从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调任韩集乡副乡长才几个月,县委决定让我担任韩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职务。当年,韩集在全县是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社会稳定最好的乡镇之一。按当时情况,韩集乡乡长职务的人选,竞争的人较多,我虽没有这个想法,但时任韩集乡党委书记的刘国通同志却向县委积极推荐了我。说实话,我当过生产队、大队干部,干过公社“八大员”,在县直机关工作过,可在乡镇重要领导岗位上真抓实干还是个新手。
从副乡长到乡长虽是一字之差,但我真没有底气。我当副乡长时,乡里凡是开村干部会都是乡长主持,刘同志讲话(当时乡村干部习惯管刘国通书记叫刘同志),我任乡长后再开村干部会,则改成了书记主持,由我来讲。会前我问刘同志,我讲什么?他笑着说,放开手,该怎么讲就怎么讲,没讲到的,我再讲几句。我知道,这是领导真心实意的传、帮、带,我不扎扎实实地去干,既对不起“班长”,也对不起几万名父老乡亲。
我任乡长后,刘同志语重心长地和我就实践党的宗旨深谈过一次。他说,实践党的宗旨,一是求真。就是心里时刻装着人民,以人民利益为重,真心对待党和人民的事业,而恪尽职守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二是求实。就是深入基层查实情,不务虚名说实话,脚踏实地办实事,埋头苦干求实效,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三是求新。就是以俭朴为美,以大局为重,以民富为乐,树立新观念,开拓新视野,干出新特色,以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老书记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想在前头、干在实处的良好操守,夯实了我青春因磨砺而升华的底色,在基层交下了一批推心置腹的良师、挚友和诤友。
我难以忘怀1981年6月1日母亲因病去世的情景,那时我还不满25周岁,母亲也没有享过一天福。母亲去世后的好长时间,我心里没了主心骨,几乎要垮掉了,简直不知道生活如何往下延续。当我走出哀痛之后,才愈来愈懂得了母爱的真切、强烈与深沉,深感让母亲的大爱在传承中光大,是对母亲最好的纪念,才不枉为人生。
人生在世,悲欢离合都是缘。思绪在绵延,我想到了责任,用良知叩问心灵,让自己脚踏实地、默默进取。我掬一捧清泉,携一缕清风,存一份感恩,放飞在六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