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产品,鲜明亮眼的颜色就该比“黑白灰”卖得更贵?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粉红税”。
“618”大促期间各大平台关于“粉红税”的爆料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友所称的“粉红税”,是指同样的材质、做工,甚至一模一样的商品,换成女性大概率会喜欢的粉色等鲜明颜色,再打上女性“专属”等标签,价格立马提升。
这些现象也激发了部分女性消费者抵触。在豆瓣上有人建立了“粉红税”抵制者联盟,盘点生活中让人意想不到的“粉红税”产品,从牙膏到电竞椅,包罗万象。
对此,有律师认为,“粉红税”实际上属于基于性别的价格歧视现象,但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价格歧视领域的立法尚有待完善。
商品存在性别吗?
“同样型号和款式的行李箱,粉红色却比黑色的贵150多块钱,非常离谱。”近日,来自广州的消费者晓月(化名)自称第一次感受到“粉红税”的存在。
她向记者介绍称,自己准备在“618”期间购买一款行李箱,看中了“地平线8号”品牌的一款24寸托运箱,却意外发现同一型号、大小的行李箱,粉红色价格为549元,黑色却仅需393元。
对此,记者搜索“地平线8号”旗舰店看到,晓月所看中的行李箱共有6个颜色,其中幻影黑、星际蓝、气质灰等颜色,均为393元。而冰川粉、芥末绿、极光绿等均为549元。
记者还看到,在该品牌旗舰店里,另一款行李箱也存在价格差异,在店铺出示的“618”购物补贴表中,粉、绿、白、青颜色的行李箱,均贵于黑、灰、蓝三个颜色,根据大小,颜色差价为80元、130元。
记者询问“为何两个颜色价格相差那么多”?该店铺客服人员表示:“彩色和其他色相比没那么沉闷哦,很适合有个性的您,为个性买单,不会撞箱呢。”对方还介绍称:“材质是一样的,质量是一样好的,颜色不同,价格不同。”
这番解释和晓月咨询时得到的回复一样:“说明很多消费者质疑这个问题,他们有一个回答的话术。以性别来区分颜色和价格,这是典型的‘粉红税’。”晓月说。
“粉红税”抵制者联盟
“粉红税”的概念实际上源于国外,早在上个世纪就曾被提及。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白人女性购买同款新车的费用比白人男性高出40%。此前,纽约消费者事务部的调查报告显示,女性衣服售价平均比男性贵8%,护理用品价格相对高出13%,像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等原材料到制作流程基本一致的工业化产品,分别贴上了“女性专用”或是“男性专用”的标签,售价就出现了差距。
豆瓣上存在这样一个小组:粉红税抵制者联盟。已经集结了两万多名用户,小组简介里写道:“女孩子才不是无良商家的羊毛,拒绝被割”。
其中有多篇帖子向女性介绍辨析不同商品门类中的“粉红税”,如《电竞女孩的一些粉红税》中,详细介绍了部分品牌电竞系列产品在配色和款式方面的价格差异。还有人发布了《粉红税清单》,其中罗列了容易产生“粉红税”的产品,以及在网购时该如何搜索避开“粉红税”,如“化妆刷筒”改为“笔筒”、“化妆包”改为“旅行收纳包”。
来自杭州的女生可可(化名)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在尝试抵制“粉红税”,但防不胜防,“我第一次感受到‘粉红税’是给男友买白T恤,我们是在一家店买的,给他买了男士XL码,我买了女士M码,我比他的贵20元,但到手发现材质、版型一模一样,而且我的还小一点。”可可说,此后自己再购买中性风的衣服,都会在后面加上“男”的字样。
律师:涉嫌价格歧视
“粉红税”的存在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针对上述情况,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分析称,“粉红税”作为一种针对女性的产品比针对男性的产品更昂贵的定价情况,实质上属于基于性别的价格歧视。
商家的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七条所规定的经营者定价应遵循的公平原则,也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所提到的消费者获得价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因此,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粉红税”带来的危害,有关行政部门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确保市场秩序规范运行;商家应遵守商业道德,加强价格自律;消费者也要提高辨别能力,避免落入消费陷阱,并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方式进行维权。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