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面对沉迷于看短视频的青少年和孩童,不少家长都表示担忧。像一些五六岁的孩童张口闭口“老铁”“老六”“大聪明”“拴Q”等网络用语,当中不少人更是被平台的算法“带”进各类网络游戏和游戏视频的“坑”。
(据6月19日《沧州晚报》10版)
孩子沉迷刷短视频,成瘾容易戒瘾很难。未成年人过度沉迷刷短视频,可能导致与现实世界脱节,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据了解,青少年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99.9%,显著高于73%的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其中,除了玩游戏、上网课,刷短视频也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内容。
未成年人沉迷刷短视频的主要原因是在同伴关系中没有感受到支持或者温暖等,而刷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空缺。还有一些孩子是由于意志力不强,所以沉迷于刷短视频。但须注意的是,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中涉及暴力、低俗、软色情、诱导充值打赏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刷短视频的现象,家长、学校、社会和社交平台等各方应联合起来,共同持续发力。
首先,应在治理方面下足功夫。在制度层面上,应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加强监管、违法必究。国家网信办在今年年初就提出,今年将重点抓好管内容和管平台两方面工作,用好青少年模式这一保护工具,全面强化治理力度,体现保护温度。
其次,社交平台应当负起责任。为了保证平台内容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各大平台也在积极推出相应举措,但也不排除漏洞的存在。因此,还应强化自我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则来限制不良内容的传播,针对不良价值观、无底线追星、诱导打赏等内容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减少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提供可靠环境。
再者,家长也应付出努力。例如,不少未成年人用家长的设备、家长的账号去上网,如果家长没有做好这方面的管控,那么平台的相关举措也很难有用。家长既要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认识沉迷刷短视频的危害,也应管控好孩子的上网时间,谨防他们沉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