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0日
第07版:07

在运河公安分局南环派出所,有几对“师徒”。“老”民警“传帮带”,“新”民(辅)警虚心学——

派出所里的“师徒档”

本报通讯员 宋文成 本报记者 张楠 摄影报道

高永清(左)、孙云松核对重点消防单位台账

房雪辉(右)、王芳芳校对辖区户籍人口情况

刘玉良(左)、李东升分析嫌疑人行动轨迹

郭成贵(右)、荣仓走访辖区门店

近日,趁着工作间歇,运河公安分局南环派出所的副所长“徒弟”孙云松又缠着民警“师父”高永清带他巡查辖区“九小场所”。在酷热的天气里,两人从街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汗水早已浸湿了警服,两人却乐在其中。一路上,高永清不忘传授巡查心得:“巡查‘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是重点,想发现问题、隐患,只能靠勤走、多看……”

在南环派出所,像高永清和孙云松这样的“师徒”还有很多。

“名师”出“高徒”

“‘师父’,我刚刚给一名听障人士办好了身份证。他用手语对我‘说’谢谢,还给我比了爱心。虽然工作很累,但是每次得到认可我都特别开心。”近日,运河公安分局南环派出所户籍民警房雪辉刚一进门,户籍辅警王芳芳就和“师父”分享“收获”。

原来,当天一大早,一名男子神色焦急地来到南环派出所户籍室,不停地向王芳芳比划着。王芳芳意识到对方不能讲话,立即在纸上飞快地写下:“别着急,慢慢来!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吗?”

看到对方识字,王芳芳这才松了口气。经过写字沟通,王芳芳了解到,这名男子是一名听障人士。他近期有事急需去外地,但身份证却丢了,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这才来到派出所求助。王芳芳赶紧引导男子重新补办了身份证,并帮他做了加急处理。得知自己很快就能拿到新的身份证,男子频频为王芳芳竖起大拇指,这才发生了之前的一幕。

房雪辉和王芳芳是一对“师徒”。

“师父”房雪辉是一名户籍民警,二级警长。2002年11月,房雪辉参加公安工作,2021年10月调配到南环派出所工作,如今在户籍民警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21年了。

“徒弟”是辅警王芳芳。2008年8月,王芳芳参加公安工作,是户籍岗位上的新兵。

王芳芳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认真,勤学好问,再加上她心细耐心,工作时间不长,就得到房雪辉的认可。也是从那时起,房雪辉开始主动为王芳芳传授“绝学”。王芳芳没辜负“师父”的期望,凭着勤奋和努力,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户籍辅警。

看着自己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变得越来越优秀,房雪辉打心眼里为她骄傲,但总不忘啰嗦一句:“户籍窗口无小事,群众身边解难题。你还要努力啊!”

民警“师父”

和副所长“徒弟”

高永清,三级高级警长,2012年11月从部队转业到运河公安分局南环派出所工作,在社区警务队担任社区民警已经11年了,是名副其实的“老师父”。这些年,他手把手带出不少“徒弟”。

孙云松是高永清的“徒弟”,三级警长。2008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2022年4月,孙云松被上级派到南环派出所工作,同年12月被任命为副所长,主管社区治安工作。

有人会纳闷,副所长怎么成了普通民警的“徒弟”?这还要从孙云松担任南环派出所副所长时说起。

孙云松以前从事巡警工作,调到南环派出所后一直从事治安方面的工作。被任命为副所长后,主管社区治安工作的孙云松认为自己对分管工作不够熟悉。为了尽快把工作做细做实,他盯上了经验丰富的老民警高永清。

孙云松放下领导架子,主动给高永清当“徒弟”。他不懂就问,每天请高永清带着他下社区走访居民,去企业检查安全,到学校搞活动……对这个虚心好学的领导,高永清没有藏私,把自己工作11年总结的经验倾囊相授。

高永清教“徒弟”有一套自己的“教学经验”。他分析了孙云松的性格特点、优势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他每天带着孙云松下社区,熟悉各类社区业务,帮助孙云松在最短的时间内理顺工作思路。同时,高永清还主动带着孙云松处理各种工作难题,在工作中发现他存在的问题,帮他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方法。在高永清的帮助下,孙云松迅速成熟起来。

今年2月,辖区某工地施工方报警:“施工现场多人聚集,你们赶快过来。”接到指令后,孙云松叫上“师父”,带领202、203车组民警迅速赶赴现场。经了解,工地包工头王某拖欠杨某及多名工人工资时间较长,金额高达800余万元。工人多次索要未果,这才聚集起来讨薪。

“大家听我说,天太黑了,工地上也不安全,请大家选出代表参与调解。我们作为中间人,请你们双方到派出所,坐下来慢慢说……”了解情况后,高永清立即上前规劝当事双方。

当晚9点多,“师徒”二人将双方代表请到派出所会议室,对双方耐心调解。双方始终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仔细倾听了双方的诉求后,孙云松心里有了谱。他从法理、情理等多角度耐心劝解工人代表,告诉他们维权需要通过合法途径,不要采取过激行为。高永清则严肃告知用工单位拖欠工资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和法律后果,督促他们尽快结清拖欠工人的工资,维护企业的良好信誉。

在这“师徒”的教育和劝解下,双方逐渐冷静了下来……经过两人4天3夜的沟通协调,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共识,并在调解协议上签字。随后,用工单位向工人支付了拖欠的800余万元。至此,“师徒”二人齐心协力终于将这起劳资纠纷妥善解决,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师徒”并肩惩恶

“停!你看,正准备上公交车的人,是不是他?”3月的一天,南环派出所副所长李东升坐在电脑前调看一段监控视频,坐在他身后的民警刘玉良突然一拍他的肩膀说道。

刘玉良和李东升也是一对“师徒”。“师父”刘玉良2009年从部队转业到南环派出所,是一名有14年工作经验的治安民警。“徒弟”李东升2019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2022年12月被调配到南环派出所任副所长,分管案件办理队。李东升初来乍到欠缺治安工作经验,老前辈刘玉良便成了他的“师父”。一个带“徒弟”不藏私,一个学得快,还懂得融会贯通,“师徒”俩并肩作战,接连破获多起案件。

2月28日,一名车主来到南环派出所报案,称他发现自己车里的烟、酒等财物全都不见了,可车门、车窗却完好无损。认定自己被小偷盯上了,车主气愤之下报案。

接到报案后,刘玉良带着“徒弟”李东升立即调取事发现场监控视频。视频显示,2月28日零时许,一名男子骑着自行车来到停车场,使劲拉被盗汽车的车门和后备厢,竟将后备厢打开了。男子从后备厢钻进车里,盗窃得手后扬长而去。顺着嫌疑男子离开的路线,李东升又查看了大量的监控视频,发现男子在一个街角消失了。

之后的几天,“师徒”俩变换侦查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走访调查,获取了嫌疑男子的身份信息以及居住地址。顺着这条线继续查下去,两人发现嫌疑男子已经很久没回过居住地了。线索再次中断,侦查工作再次回到原点。

直到3月的一天,“师徒”俩在调查另一起案件时,意外发现一名疑似嫌疑男子的人出现在监控视频中,这才发生了开头的一幕。监控视频中,男子用右手小拇指划动手机屏幕开机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让他们确认此人正是他们一直在找的嫌疑男子。两人顺线追踪,最终将嫌疑男子抓获归案。

“最佳搭档”

社区民警郭成贵现任四级高级警长,同样也是南环派出所里的“老师父”。2012年11月,郭成贵从部队转业到南环派出所工作,从事社区民警工作11年了。

荣仓,三级警长,2008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2022年4月,荣仓被调配到南环派出所工作,同年9月被分配到社区警务队,成了一名社区民警。也是从那时起,在天成岭秀警务室工作的郭成贵和荣仓结下“师徒”之缘。

荣仓聪明好学,郭成贵对这个“徒弟”赞赏有加。南环派出所辖区重点场所多、警情多、任务重。郭成贵每天带着荣仓下社区走访,走遍了辖区的大街小巷。在“师父”的指点下,荣仓从巡逻踏查、检查行业场所、入户走访、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等方面入手,一边学、一边看、一边干,很快对辖区的社区状况了如指掌,逐渐挑起社区基础工作的“大梁”。如今,“师徒”俩配合默契,变成了“最佳搭档”。

“这两天你盯紧点,一定要让双方业主和物业管理方到咱们警务室见上面,把问题聊透了……”近日晚上10点,刚刚处理完一起警情,郭成贵还不忘提醒荣仓,“别看这只是一起小小的邻里矛盾纠纷,处理不好可能会出大问题。”

“好嘞,‘师父’您放心,我在社区治安微信群里已经对接好了,明天一早我上门调解。”荣仓一边说着,一边在微信群里布置着。

1个小时前,南环派出所接到一名老人报案。报案老人称家中被盗。“师徒”立即赶过去,发现竟是一起家庭矛盾纠纷。老人怀疑自己身患“绝症”,开始大量购买各种假冒伪劣“保健品”。女儿极力劝阻,老人执意不听。为此,女儿把老人的存折藏了起来,还拒绝和老人见面。老人一气之下报警。

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两人立即分工合作。“师父”安抚情绪激动的老人,并向老人讲解老年人被骗的案例;徒弟则与老人的女儿沟通,劝她用更温和的方法规劝老人。经过近1个小时的努力,两人终于使老人的情绪平复下来,也做通了老人女儿的工作。他们还和两名当事人约好,次日见面进一步沟通。

回到警务室,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师徒”一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又开始为第二天的一场反诈“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做着准备……

2023-06-20 本报通讯员 宋文成 本报记者 张楠 摄影报道 在运河公安分局南环派出所,有几对“师徒”。“老”民警“传帮带”,“新”民(辅)警虚心学——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4519.html 1 派出所里的“师徒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