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冀敏
6月18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开幕仪式、第十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我市摄影师李铁强凭借《少林功夫》组照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这也是我市摄影师首次荣获中国摄影界的最高奖项。
斩获中国摄影金像奖
李铁强,今年52岁,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任丘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自由摄影人。
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摄影艺术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摄影创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德艺双馨摄影家。
中国摄影金像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戏剧梅花奖等项并列,是中国文学艺术界12个艺术门类最高奖项之一,不仅在艺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本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最终有19位摄影家斩获殊荣。其中,纪实摄影类获奖者9位、艺术摄影类获奖者8位、商业摄影类获奖者2位。李铁强是艺术摄影类获奖摄影家之一。
此次,李铁强斩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的作品是《少林功夫》组照。专家给予了李铁强和他的作品极高的评价:李铁强多年来往返于嵩山少林寺30多次,采访拍摄少林寺武僧群体,艺术地呈现中华武术的点滴瞬间,用镜头为观者揭开了中华文化、中华故事的一角。他的作品体现了自己对摄影技巧的探索和对描写人物的思考,擅用云雾、水月来经营画面,利用光影来解读少林功夫。他以静态影像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功夫的刚柔并济与内外兼修,积极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6年30多次上“少林”
李铁强缘何把镜头对准了中国功夫?
李铁强说:“我出生在河北沧州任丘,沧州是全国武术之乡。儿时,我随祖辈练习武术,武术的一招一式至今仍然深深印在脑海里。年少时,一部电影《少林寺》让我非常向往嵩山少林寺。2017年,机缘巧合,在新疆罗布泊无人区我结识了两位少林寺的武僧。后来我们来往甚多,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让我对少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李铁强也由此找到了自己的摄影方向,深耕不辍。
李铁强说,少林功夫是少林寺的传家宝,具有强烈的视觉观赏性,适合用影像讲述中国少林功夫的故事。
著名战地摄影家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李铁强改成自己的座右铭:“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生活不够近”。所以他选择走近、走进少林寺,全面而细致地去了解、揣摩拍摄对象,不仅研究形更要揣摩神,做到形神兼备。
从2017年开始,李铁强先后到嵩山少林寺30多次,与武僧们吃住在一起,最长一次住了40多天。
李铁强说:“通过长时间与僧人相处,使我对佛教的禅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使我在拍摄中国功夫时融入了更深层的思考,不仅仅从动作的力量去看待功夫,更从中国功夫所传承的‘行侠仗义’‘救国救民’等武术精神去领悟;另一方面由于与僧人们都熟悉了,在我进行摄影创作时,大家才会自然、平和、生动地出现在镜头中,让我的创作更加真实而且顺畅。”
十几万张照片的精华
李铁强追求的摄影效果是:拍出熟悉事物的不可思议面,或是不可思议事物的熟悉面。
李铁强在观察、架构、细节上下足了功夫。每次在拍摄前,他都要做三项工作:一是与多位武僧交流,了解他们习武的初衷、个人的经历等,了解人物才能更好刻画人物;二是熟悉环境,寻找灵感,选取适合的拍摄地点,了解场景才能更好捕捉经典;三是欣赏学习国内外摄影师有关中国功夫的影像作品,进行揣摩和分析,希望能拍摄出一些不同的效果。
李铁强读了大量有关功夫的书,了解每种功夫的特点,一些表现少林功夫的创意时不时闪现在李铁强的脑海中。
“每当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幅能表现中国功夫之厚重情怀的画面时,我马上用铅笔在创作方案本子上勾画出草图,不断修改,直至自己基本满意为止。每次要去创作地时,我都会带上这个方案小本子,见到配合我创作的僧人时,我就掏出本子与他们交流沟通,有时他们也会给出一些建议。”
想象和现实毕竟有距离,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李铁强预期效果,这个时候,他就会停止创作,回到住的房间听听音乐、品茶读书等,寻找拍摄灵感。这些年,李铁强拍摄了十几万张有关中国功夫的照片,获奖的这组照片,可谓十几万张中的精华。
下一个镜头对准吴桥杂技
从事摄影,李铁强是半路出家。十几年前,李铁强把摄影当成爱好,游历世界近百个国家,拍下了大量照片。
后来一位摄影评论家告诉他:你应该专注,深耕某一个领域。李铁强深思之后,确定中国功夫这个摄影方向。
李铁强说:“摄影是摄影师的第二语言,通过摄影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是摄影师的使命。我之所以选择中国功夫作为长期专题去创作,是因为中国功夫有着悠久历史、蕴含厚重文化,在海内外享有美誉,每年到中国学习中国功夫的外国友人不计其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中国武馆,方便让更多外国朋友学习中国功夫。”
李铁强表示,他多年坚持深入创作《少林功夫》,就是想用影像去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
提到下一步的创作,李铁强说:“沧州是闻名天下的杂技之乡。杂技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表现出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展现了杂技人创意的聪慧和艺高人胆大的技艺。我计划用6年的时间用镜头记录吴桥杂技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最淳朴的表现。”
沧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赫华表示,李铁强创作的《少林功夫》组照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是沧州乃至河北摄影界的大事件。找准方向、精耕细作、坚韧不拔,李铁强给沧州摄影人做了表率,值得广大的摄影工作者学习。
(本版照片由李铁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