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9日
第09版:09

别太迷信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涂 格

高考结束,接下来就到了志愿填报环节。由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各院校的专业设置、未来就业等情况并不了解,再加上一些机构的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容易给考生和家长造成误解。准备选择指导服务的家庭,应“知己知彼”“量力而行”“科学统筹”,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判断是否选择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据6月14日《沧州晚报》6版)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作为一个新兴服务行业,这些年之所以快速崛起,原因在于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家长和考生面对高考招录新规则时的“毫无头绪”,对各地高校、相关学科及就业行情的“一无所知”,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的指点。

由专业的机构或老师介入,提供一对一的贴身服务,自然是好事。但是,和考研、教辅以及其他任何领域一样,随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行业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也难免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况。同时,在“别人咨询了我不咨询就是吃亏”的心理作用下,部分家长也存在盲目选择高价咨询的情况,结果浪费了金钱,却未能收获想要的指导。

与早年间估分填志愿不同,现在都是先出成绩再填志愿,这种情况下,寄希望通过专业指导来实现“低分高录”、院校“捡漏”,不说绝对没有,也是小概率事件。部分低分段考生和其家长,尤其应该摆正心态,警惕“假指导、真中介”,以及打着“自主招生”旗号的各种录取陷阱和招生骗局。

至于具体报什么专业,固然应该关心将来的就业前景,但更要看个人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行业风向则经常在变。比如,20世纪80年代文学风靡,90年代法学吃香,21世纪头10年经济学盛行一时,都曾吸引很多人蜂拥填报。但如果你并不喜欢这一行,那么等到热潮散去、收入下降后,可能就不得不面临人到中年再更改赛道的尴尬和艰难了。

所以,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寻求专业指导这事,可以有,但别迷信,更没必要为此花费过多的金钱。事实上,很多指导机构的所谓数据库,也都是根据学校官网、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平台上的公开信息来归纳总结的。虽然他们可能显得更专业、更全面,但要相信,在对自身的了解这点上,没人比得过你。

更何况,人生之路是要自己走的,旁人再专业的意见,也只是意见,没人可以替你做主。

2023-06-19 涂 格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4438.html 1 别太迷信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