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县种粮大户姬墨文种的2000亩小麦开始收割。多亏河北旭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近千平方米“爱心晒麦场”,解决了他无处晒麦的问题。记者采访得知,在青县公安局盘古派出所民警协调下,青县盘古辖区的十余家工厂今年共提供约1万平方米场地,供姬墨文等农户免费晾晒麦粒。
(据6月12日《沧州晚报》5版)
夏粮丰收之际,企业打开大门,腾出院内空地,让附近农民进来晒粮,企业大院变身晒谷场,这种小小的创新之举值得点赞。
这让农民找到了晒粮之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农“晒粮难”的实际问题,能够确保颗粒归仓。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期待更多企业和单位参与到“开院晒粮”中来,主动打开大门,开放公共区域,方便农民晒粮。
我们也要看到,企业“开院晒粮”之举对解决农民“晒粮难”问题的帮助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晒粮难”问题,农民“占路晒粮”现象不会终结。一方面,企业大院的面积小,能够在企业大院晒粮的农民没有几户。另一方面,对于农业乡镇来说,企业数量少,且大多比较集中,距离较远的农民进企业晒粮不切实际,只能就近占用公共道路晒粮。
事实上,近年来农民“占路晒粮”现象频出,制造了很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如今的农村地区缺少公共晒谷场。过去修建的晒谷场,不是逐渐荒废,就是挪为他用,甚至已经变成私人财产,使得农民没有免费的晒粮场地。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粮食丰收之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晒粮难”问题,告别农民“占路晒粮”的不安全现象,满足农民晒粮需求,不能停留在企业和单位“开院晒粮”阶段。更重要的是,逐渐恢复晒谷场的晒粮用途,以及修建更多的晒谷场。
同时,农业乡镇在做村镇规划时,要为晒谷场预留足够的空地,不能因为晒谷场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就忽视晒谷场建设的必要性。
总而言之,企业“开院晒粮”值得点赞,但乡镇还应谋划筹建公共的晒谷场,切实满足粮农晒粮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