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盐山县的陈老先生刚想出门遛弯,突然胸口疼痛得厉害,家人发现后,赶紧扶着老人躺下休息。但陈老先生的情况并没有缓解,疼痛越发厉害,家人们不敢再等,立即将老人送到了当地一家医院。
当地医院值班医生通过心电图,快速诊断出陈老先生的病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但由于当地医院不具备急诊手术能力,医生给予患者溶栓治疗后,立即向沧州市人民医院求援。
从沧州市区到盐山不到60公里,急救车40分钟便赶到当地医院。急救车接上患者陈老先生后迅速返程,没想到,这一路上危机四伏。
急救车还没走多久,患者就出现面色苍白、全身抽搐的情况,进而失去意识,心电监护仪提示为“室颤”,患者随时有猝死风险。随车的急救医生已经摸不到患者的脉搏,迅速和护士展开抢救,为患者进行除颤,同时与院内心内科医生实时连线同步患者病情,开启胸痛绿色通道。
一路上,患者的病情时好时坏,经过十余次除颤后,救护车终于赶到了沧州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胸痛中心不仅开通了绿色通道,进院就能直接将患者送进手术室,而且手术室内的医生们也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
“患者还在路上时,我们已经围绕患者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急诊冠脉造影检查后,果然不出所料,患者粗大的右冠状动脉近端出现了急性闭塞。”沧州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主任唐瀚介绍说。
患者的病情确定后,为了减少患者心肌缺血时间,医生紧急为陈老先生开通闭塞血管并植入一枚支架。随着患者冠脉血流的恢复,病情也逐渐平稳下来。从急救车进院到患者冠脉血管的开通,仅仅用了20分钟时间。而这一切无缝衔接的救治,拼力与死神的博弈,只是沧州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日常工作中的一幕。
陈老先生出院前,拉着心内科主治医生的手久久不放,脸上露出的笑容里是重获新生的激动和喜悦。
刘琰 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