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4日
第05版:05

运河区建新小区居民张玉英——

楼前种出“小花园”

本报记者 李婉秋 摄影报道

张玉英最开心的事就是打理楼前的花草

清晨6点,阳光明媚,运河区建新小区1号楼前花团锦簇。张玉英早早下楼来到这里打理花草,这是她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

小花园成一景

众邻里齐夸赞

前几天,记者来到建新小区。记者发现,这个小区面积不大却干净整洁。整个小区公共绿化不多,而张玉英家楼下的小花园却格外显眼。长寿花、绣球花、紫罗兰、紫苏、薄荷……记者一眼望去,这里如同一片花海,让人赏心悦目。记者粗略数了数,张玉英种的花草有百余盆。

张玉英告诉记者,自从2002年搬到这里后,她便将精心栽种的一盆盆花搬到楼前,让邻居们一起欣赏。邻居出行经过这里,纷纷驻足观赏这些美丽的花,大家对这片美景啧啧称赞。很快,1号楼前有片小花园的事儿便在邻居中传遍了。时间长了,这里俨然成了小区的打卡地。

一些爱美的居民出行时为了看看张玉英家楼前的花,特意绕路来这里观赏。“每天一大早,看到这些花儿特别开心,一天的心情都特别好。”一位居民说。

有外人来到建新小区串门时,看到张玉英种的这些花,也不吝赞美之词,有人还拿出手机和这些花儿合影留念。

几位邻居开玩笑地问张玉英,种那么多花既费钱又费力,多累啊!张玉英笑呵呵地说,动动手就能让小区更美,还能让大伙儿一起赏花,怎么会觉得累呢!

从“小白”到“达人”

她养花20年如一日

“今天粉月季精气神十足啊,蔷薇花也很娇艳啊!”张玉英说着,一边弄弄花枝,一边给花草浇点水,时不时还和它们说说话。

说起养花的经历,57岁的张玉英告诉记者,她年轻时就喜欢养花。2002年,她搬到建新小区时,朋友送了她两盆盆景。张玉英特别开心,一直精心养护。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其中一盆盆景枯萎了。张玉英心疼坏了,她反复查阅养花的书籍,又向其他爱养花的朋友请教。总结经验后,另外一盆盆景被她养活了。

这小小的成就感让张玉英开心得不得了。从那时起,她便开始尝试种植其他花卉。渐渐地,她种的花越来越多。

“一入花门深似海”,这句话用来形容张玉英一点不过分。单说月季花,张玉英就种了10多种,除了常见的单色月季,还有不少渐变色和双色的月季花,甚至有些双色的月季花还是她用两个品种的月季花巧妙种植出来的。

到了冬天,花儿怕冷,张玉英家虽然住一楼,但要将百余盆花搬到室内,也是个“大工程”。“老伴会和我一起搬花,有时候他会埋怨我养那么多花,来回搬太累。”张玉英说,看着这一朵朵自己精心种下的花儿,她哪盆也舍不得放弃。

花为媒聚人气

邻里其乐融融

张玉英开心地向记者介绍着花花草草,并时不时用手机拍摄图片和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看到张玉英在朋友圈“晒”的花草,不少微信好友向她请教关于种花的问题,张玉英也会给大家分享经验。遇到同样爱花的居民,张玉英还会将各种花枝分给大家栽种,大家一起装扮小区。

张玉英带着记者沿着她家楼前小路西行,在另一栋楼前,记者看到这里种的花也不少。打理这些花的邻居,是张玉英的花友之一。“这么漂亮的花,不能只看,我们也想自己种。”一位居民说,在张玉英的影响下,不少居民纷纷种花来装扮小区。

“大家平时总交流种花经验,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谁家要是出远门,或者有点事回不了家,就拜托周围邻居给自家花儿浇浇水。”张玉英说,小区里养花爱花的人越来越多,一群默默付出的居民为小区营造了一个整洁的环境。也让邻里之间更亲近了。微风徐来带着花香,大家其乐融融聊着天,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2023-06-14 本报记者 李婉秋 摄影报道 运河区建新小区居民张玉英——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4041.html 1 楼前种出“小花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