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3日
第12版:12

游戏陪玩行业乱象——

打着“陪玩”名义,玩的不只游戏

伴随着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游戏“陪玩”已经不是新鲜事物。通过为网络游戏玩家提供游戏陪伴服务,来赚取一定的费用,是其主要的盈利方式。但在一些软件上,“陪玩”已从网络游戏领域拓展到陪吃、陪聊甚至涉黄、诈骗等灰色地带。2021年下半年,中央网信办综合治理局曾对“比心”“小鹿陪玩”“Hello语音”等平台进行约谈,一些APP被要求下架整顿。直到2022年6月,一些应用软件完成整改后重新上架。

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重新回归人们视野的“陪玩”服务,又有了新花样。不管是应用软件还是陪玩工作室,仍存在种种不规范行为——未成年人在APP中提供游戏陪玩服务,甚至还有一些应用软件打着“陪玩”的名义,提供线下付费交友服务。现实情况是怎样的?该如何规范行业管理?

下单网络游戏陪玩

其中不少未成年人

近日,记者在某应用商店以“陪玩”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相关应用有二三十个。记者随机下载了一些相关APP,发现这些应用主打的几乎都是游戏陪玩,通过APP可以完成下单。有些APP还可以选择同城的玩家,可以看到陪玩离自己的距离。

记者尝试发现,在这些APP上可以找手游和端游的陪玩,游戏不同,陪玩的价格也有差异,玩家想找陪玩服务,需要先充值代币,然后以代币的形式完成下单。一局游戏根据等级、陪玩水平等差异,价格通常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也有按照时间来计算价格的,以半小时为单位计算,价格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据了解,陪玩所赚取的代币可以提现,平台会扣手续费,一般是2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这些陪玩APP的注册界面,明确要求注册人年满18岁,并设置了身份验证信息,但记者调查发现,有不少未成年人在提供陪玩服务。

记者通过某陪玩平台发布了一条陪玩需求单,不多时就有人通过预留的手机号打来电话,听声音是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按照对方提示,记者添加了其社交账号为好友。在一起玩了几局游戏之后,对方表示陪玩时间结束,以后有需求都可以私聊找他,他们工作室还有多个陪玩人员,可以一起组队进行游戏。

在之后交流中记者得知,这位陪玩目前在读高二,平时接单子陪玩挣零花钱。其所在“工作室”都是同学和朋友,为16岁到20岁左右的年轻人。

有些语音聊天软件内也开设了陪玩频道,进入频道后可以注册成为陪玩。记者尝试后发现,该注册流程不需要用户提供身份证号等信息。

聊天群中暗藏猫腻

借暗号打“擦边球”

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名叫“扑扑很软糯”的用户发帖称自己是陪玩,但配图却是两张穿着丝袜的腿部图片,还有一张聊天截图,内容显示“老板”要求陪玩提供色情服务,随后就和陪玩进行了四分多钟的视频聊天。

不仅如此,这些找“老板”的陪玩帖子的评论区里总会有陪玩群的广告帖。顺着评论区的信息,记者加入一个陪玩群。管理员设置了全体禁言,群主以及各个管理员的名称都是“下单私聊,私我看菜单”。记者尝试联系了其中一位,对方向记者发送两张图片,第一张图是陪玩服务种类和价格:不露脸陪玩每10分钟148元,露脸陪玩每10分钟228元,还需要支付30元定金,选择的陪玩不满意可一分钟之内挂断、加30元换人,超过时间不退不换,过程中不可录屏或者多人观看,发现直接挂断不退款。

而第二张图片的内容就更不对劲了——图上写着服务种类分为“绿色类”和“TS类”,绿色陪玩中有“娱乐陪玩、女友陪玩、技术陪玩……”,还有哄睡、叫醒、包天等服务。而旁边的“TS类”则是“文爱、附加项目”等服务类型,经客服解释才知道,均为涉黄项目。

记者发现,在应用商城下载的陪玩APP中,几乎都有敏感词检测系统,如果话语中包含如“线下”“约”等词汇将发送失败,且平台会提示“文案包含敏感词”或直接进行警告。不过这难不住陪玩,他们可以用拼音的首字母交流以规避。选择一款游戏下单后,玩家也可以选择加游戏好友私聊或是通过语音软件进行连麦。

在某APP上,有多位陪玩主动和记者打招呼,并且都表示可以“h”“sp”等,进一步询问才得知“深意”:玩家可以选择不玩游戏,而进行涉黄文字或语音聊天,甚至直接视频裸聊。

随着调查深入记者得知,许多陪玩都加入了公会。公会里还有专人负责对接涉及黄色要求的单子(他们称为h单),如果客户有相关需求,会直接把单子转给做此类单的陪玩,价格按照语音和视频价格不等,多为10分钟几十元至100多元。

h单在行业内不是秘密,一位长期在某平台做陪玩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平台上很多接h单的,通过暗号去找一下就能找到。有的甚至不用刻意去找,在广场随意刷刷即可发现。”

除了线上陪玩,还有很多线下陪玩的选择。在一个名为“盼盼租友”的应用上,除游戏陪玩功能,宣传最多的是“租友”服务,服务提供者的头像均为年轻女孩,每小时价格高达四五百元。

行业乱象呼吁监管

严禁未成年人参与

对于陪玩行业,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陪玩实际起到陪伴的作用,符合一些人情感消费的需求,但其中暴露出的未成年人随意进入、涉黄涉性“擦边”问题等乱象,需要引起重视。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认为,应当重点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防范青少年涉入陪玩色情交易,二是警惕可能产生的大量污染性信息,要从根源杜绝以黄养商这种形式,加强整治以避免形成灰色产业链。

在韩英伟看来,整治陪玩乱象,需要对线下陪玩涉黄行为加强场所监管及规范,相关部门应出台规范性法律文件予以监管、引导。

“互联网平台作为网络运营者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首先应加强对用户注册流程的管理,提高注册门槛,严格要求实名注册,一证一号,严禁未成年人参与。”韩英伟说。

韩英伟建议,全流程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和责任追查机制。对于陪玩平台,做到监管、审查双管齐下,完善平台内部的监督管理体系以及责任追究机制。对于陪玩个人,提高入行门槛,统一管理考核,建立不良行为档案,一旦出现不良行为记录,及时处置,吊销从业资质,做到行业内部的净化发展。

据《成都商报》

2023-06-13 游戏陪玩行业乱象——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3961.html 1 打着“陪玩”名义,玩的不只游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