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执意要在直播间购买一种“茯苓”,53岁的张蔷和儿子刘鹏起了争执。刘鹏说,之前母亲在这个直播间买过灵芝孢子粉,现在又要买茯苓,说是可以治疗风湿病。“我劝她去正规医院检查,还被她说了一顿,闹得很不愉快。”
(据6月2日《沧州晚报》14版)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老年人的注意力逐渐从电视转移到了各大短视频平台。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有的老年人沉溺其中,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围猎”。
在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里,有些主播专门以“收割”老年人为业。他们提前编写剧本,演绎各种匪夷所思的故事,营造紧张气氛,煽动老人情绪。随后向老年人高价推荐各种号称有神奇疗效的产品。其实,这些产品都是普通食品。
在很多人眼中,这类骗术并不高明,甚至可以说漏洞百出,但为何还有不少老年人深信不疑,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首先,很多老年人“触网”时间不长,对网络上的骗术了解不深,如果长时间在网上看短视频段子解闷,就会被这些荒唐剧情“洗脑”,从而在主播歇斯底里的推荐下丧失理智、冲动消费。
其次,这些骗子的骗术很有针对性,虽然演绎的剧情很荒唐,但也筛选出了受骗的对象。他们售卖的产品,被包装成了“万灵神药”,又切中老年人关心健康的诉求,所以缺乏辨别能力的老人很容易被骗。
再次,短视频平台也在推波助澜。这些平台以用户喜好精准推荐内容,最大限度迎合用户需求,为老年人构建了一个个“信息茧房”。身处其间的老人,很难摆脱出来,更易被别有用人的欺骗。
在新的消费环境中,老年人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防诈骗技巧,应明白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药”,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神方”。平日里多和子女朋友交流,多出去锻炼身体,莫要沉迷网络。
平台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把好关口,不应过度追求利益和流量,对售假的直播间不能坐视不理。同时,监管部门也应严格查处此类违法行为,斩断非法产业链,还老年人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