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3年05月26日
第14版:14

京津乐道 如意福泽

本报记者 张倩 魏志广 摄影报道

瓦房和草棚

如意廊坊

廊坊园主入口

廊坊园内景

廊坊园位于城市展园区东南部,面积7000平方米。廊坊园向北靠近园区入口,在主湖面东南,临南部主环路。

廊坊园分为京津乐道、百花流芳、源头活水、如意福泽等区域,展现廊坊与北运河相互成就的历史魅力和新时代风采。

看点一:北运河风采

来廊坊园,不可错过浓缩版的香河段运河风情。园中,运河水系占据了很大面积,开阔的水面和周围景观融为一体。放眼望去,芦苇荡漾,水天一色。

无论是沿岸百姓生活场景、香河人家水院,还是金门遗风复原、古渡商贸街市,亦或是“潞河寻脉”文化墙,都彰显出北运河与廊坊互相成就的时代风貌。在这里,游人可感受到浓浓的北运河风采。

看点二:京津乐道区

来到京津乐道区,入口“舳舻蔽水”的景象演绎北运河漕运的繁忙;“潞河寻脉”墙雕讲述着运河历史足迹。通过景框,可望向湖面荷花和对岸的牌坊。

北运河流经廊坊21.7公里,全部在香河境内,上连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廊坊也成为一个与运河血脉相连的城市。京津乐道区展现出了北运河的漕运文化。

看点三:百花流芳区

百花流芳区,展现北运河孕育的地方文化,再现了“王家摆渡口”商贸繁华的“水街”场景及渡口码头“鼓鸣幡扬”的热闹。此外,人们可在“金门遗风”感受金门闸的壮观声势,感悟古人水工智慧。

百花流芳区展示了繁荣的民俗文化。这个区域的左边设置了瓦房和草棚,将展示景泰蓝、中幡、烙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看点四:源头活水区

源头活水区主要介绍运河治理历程和通航工程。

这里展现古老运河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一处跌水墙景观,展示了北运河自1920年土门楼水利枢纽工程以来的几项重大工程名称,以及与工程对应的口号和成就。

看点五:如意福泽区

如意福泽区,以展望幸福生活为主题。

最核心的建筑“如意舫”,为两段式设计,包含船头与船舱两部分。人们可在“如意树”上高挂对未来祝福的词牌,也可登临“如意舫”感受北运河船舶再次劈波远行的希望。

看点六:残碑

在廊坊园中有一块残碑,石碑上的文字是乾隆的《御题金门闸》。

残碑上只留有“尺落低均疏……引河宣”几个字。乾隆的诗在《香河县志》上有记载,可以对照出来,原诗为“金门一尺落低均,疏浚引河宣涨沦。通策略同捷地闸,大都去害贵抽薪”。

《香河县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在今香河红庙村南利用大龙湾、小龙湾修建青龙湾减河以泄洪,并在减河口设置滚水石坝一座。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滚水石坝为可调节水量的石闸,在两岸增建闸台,并御赐名为“金门闸”。因工程宏伟,泄洪蓄水功能巨大,乾隆题《御题金门闸》予以称赞。

2023-05-26 本报记者 张倩 魏志广 摄影报道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2167.html 1 京津乐道 如意福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