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园,又名“衡韵园”。展园设计以“运河记忆”为主题,结合“礼孝”文化,设置国学讲堂。展园整体隐于园林,设置亭、轩、廊、阁等建筑,呈现出独特的景观。
园区内阅帆阁、衡韵水榭、悠然亭、通波廊、听橹轩等多座仿古建筑,强化了设计立意,体现出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
看点一:船工号子
来到衡水园,最先引起游客注意的是展园入口两侧的石雕,上面分别刻有“起锚号子”“拉纤号子”的图谱和人物。
运河船工号子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是鲜活的历史记忆,是运河文化标志性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起锚号子”“拉纤号子”是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其中的两个。
石雕中,船工的形象栩栩如生,搭配上“起锚号子”“拉纤号子”的图谱,再现了当年漳卫南运河的繁盛景象,也将游客带入到“运河记忆”之中。
看点二:衡韵水榭
进入衡水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衡韵水榭”四个字。衡韵水榭为展园入口建筑,紧扣“运河记忆”主题,再现千年运河的两岸风光,展示了生生不息的运河文化。
衡韵水榭濒水而建,结构精巧、宽敞通透,可坐憩凭依,可品茗闲话,亦可驻足眺望,观水中游鱼莲荷。
看点三:阅帆阁
阅帆阁坐北朝南,楼高11.9米,为衡水园主景建筑。阅帆阁重檐歇山十字脊,灰色琉璃瓦大式屋面,前景则提取运河帆船元素,呈现不一样的运河风情。
阅帆阁创意来源是衡水故城大运河的挑水坝。阅帆阁的名字,来源于唐代词人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取“阅尽千帆”之意,与运河文化相得益彰。
阅帆阁作为衡水园的主建筑,承担国学讲堂的功能。游客可在国学讲堂上,亲身感受衡水的“礼孝”文化。
看点四:通波廊
衡韵水榭两侧的折线型游廊是通波廊,取“千里通波”之意。
通波廊建筑古色古香,依水而建,体现出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同时紧扣本届园博会“千里通波,大美运河”的主题。
漫步在通波廊中,四处静谧,微风四起,可尽情欣赏园内的美景。
看点五:悠然亭
“一抹浅红天欲暮,久凝深翠雨初收”。在通波廊的东侧尽端处,悠然亭赫然出现。游客可以在其中休憩。
悠然亭是单檐六角亭。在悠然亭一旁,矗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挑水坝”,突出了衡水大运河的风土文化。
看点六:听橹轩
来到展园的西侧,听橹轩便出现在游客的眼前。柱子上写有“枕边遥听橹声来,槛处俯看云影过”,呈现出浓厚的文学意境。
听橹轩建筑形式为清代官式做法,小式黑活屋顶。听橹轩为三开间卷棚悬山顶,其承载着的展览功能,从不同维度展示衡水区域运河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