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邯郸园,犹如进入了一幅园林景观画。漫步其中,游人仿佛成了画中人。邯郸园的建筑有晚香楼、观城轩、听雨廊、翠云厅和凌烟亭。
展园主要讲述邯郸与运河的历史,演绎邯郸大名文化,展示邯郸在宋朝繁盛期的园林景象,体现了宋式美学,营造“名泽宋境”的八大景观。
在景观上,邯郸园通过传统园林手法及意境的现代演绎,参照宋朝都城经典园林“艮岳”布局,体现了“先立主宾之位,决定远近之形”的构图规律。
看点一:偷云入画
从主门进入后,就是“偷云入画”景观。这个景观出自宋人四艺之一的挂画。站在这一景观前,游人能通过框景将整个邯郸园内的美景尽收眼中,有“君观画中景,亦是景中画”之意。框景后边还专门留了一块空隙,游人可以站在这个空隙处拍照留念。景观中的框景,仿佛就是一个特制画框,让游人巧妙地成为画中的美景。
看点二:白沟云源
沿着石头小路往前走,很快就到了园中第二景“白沟云源”。相传大名府的白沟为运河肇始,在这一景观处,用灰白色石头砌成一艘船的造型,有水滴不断从这艘“船”上滴入湖中。这个船型的水源暗指运河源头,与运河文化相呼应,增强了整个园区的流动性。
看点三:绕城踏云
第三处景是“绕城踏云”。这是一条绕园区的长廊。在长廊的青砖墙上设计像城墙样的镂空图案,墙上悬挂欧阳修、韩琦、寇准等几位官员的简介。当时的邯郸大名府有绕城祈福和树立官员典范的作用。官员离职的时候,按照惯例要给他们树立德政牌,如果政绩突出,就把他们的官靴挂在城墙之上。游人也可以在这里祈福,了解几位典范官员的生平、政绩。
看点四:宋城烟云
“宋城烟云”出自大名四大文化之——历史文化。埋藏于古运河河底的宋朝都城,因它的繁华神秘而在口口相传中演绎成了传奇。层层跌水及城墙样的装饰,将原本单一的空间重新赋予时空变换。
这个景观处会利用现代设备喷射出水和雾气,将被掩埋在历史深处等待挖掘的宋城,以抽象的意境展现在世人面前。
看点五:翠云禅茶
“翠云禅茶”,这一景出自宋人四艺之一的点茶。这一景对应着园内的主建筑翠云厅。翠云厅出自《水浒传》中大名府翠云楼,文曰“原来这座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终朝鼓乐喧天,每日笙歌聒耳”。园中的翠云厅,再现了这种屋檐滴水、雕梁绣柱的景象,别有一番韵味。
看点六:云雅晚香
“云雅晚香”这一景,对应的是园内的建筑晚香楼。晚香楼是以邯郸的晚香堂为原型建造,相传韩琦在邯郸大名府任职期间,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留下了“黄花晚香,亲民为民”的典故。邯郸当地的晚香堂,就是为了纪念韩琦而建。园内的晚香楼意在展现大名府文化的同时,也体现“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时代价值观。
看点七:云月挹芬
沿着晚香楼往前走,就到了一座小桥上,这座小桥名叫揽月桥,它对应的就是第七景“云月挹芬”。这一景与云雅晚香相对应,修建揽月桥,是为了还原邯郸晚香堂“水池莲藕,遍种黄花”的场景,也是对韩琦的另一种纪念。
看点八:凌角香云
“凌角香云”是邯郸园中的第八景,它对应着园内的建筑凌烟亭。凌烟亭是园内的制高点。游人登上凌烟亭,可以内瞰园景、外揽山水。灵动的涌泉、涟漪阵阵,成为整个邯郸园的视觉焦点。
凌烟亭和邯郸大名府的历史名迹凌角烟霞也是相对应的。凌角烟霞就是现在大名府旧城上的东南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