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6日
第10版:10

读一代名相 赏清风梅苑

本报记者 张丹 魏志广 摄影报道

清风堂

宋璟碑

疏影轩

梅花亭

邢台园采用前院后园的空间布局,为唐代风格的古建。园内所有的建筑,都是庄重的棕黑色。值得关注的是,如此体量的仿唐式纯木结构建筑,在整个园博会仅此一例。

邢台园的设计主题是“一代名相,清风梅苑”。一代名相指的是唐朝名相宋璟。整个邢台园以唐朝名相宋璟为文化展示核心,着重展示颜真卿撰写的宋璟碑、碑亭梅花亭以及宋璟代表作《梅花赋》等文化元素。园区引入松、竹、梅、荷等与清高、廉洁相关的植物,栽植老桩腊梅、红梅呼应主题,比拟宋璟清廉的形象,打造“唐风唐韵”清风梅苑。

看点一:《梅花赋》影壁

走近邢台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灰色的影壁。整面影壁墙书写着宋璟的传世代表作《梅花赋》。赋中宋璟以一株残梅自喻,大量运用比兴,比拟自己被贬时期的境遇——虽落魄,但傲骨依旧、蓄势向上。

宋璟是邢台南和(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人,博学多才,擅长文学。他先后历仕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齐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宋璟作为千古传颂的贤相,在朝堂上忠贞正直,工作中幽默风趣,亲切可敬,也因此留下了“有脚阳春”“金著比直”“端午更名”等轶事典故。

看点二:疏影轩

绕过《梅花赋》影壁,就能看见疏影轩。疏影轩紧邻园内的莲花池,两侧是半封闭的连廊。这里在园博会期间,主要是供游客休息的地方。

等到盛夏时节,游客透过疏影轩的框景,就可以把莲花池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尽收眼底。

疏影轩也正好与园内的主建筑清风堂以及梅花亭对景。游客可以在此拍出美美的照片。

看点三:清风堂

与疏影轩邻着的莲花池里,假山、流水以及池中的片片莲叶与庄严的园子辉映,亦静亦动。几株梅花树穿插在通往清风堂的小路上,使园林与建筑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

清风堂是邢台园的主体建筑,建筑风格为唐式歇山带抱厦,面阔14.9米,进深12.5米,高6.8米。堂前“守文持正忠心匡社稷,有脚阳春和风煦黎民”的对联,展现出了后人对宋璟的尊敬和景仰。清风堂作为宋璟相关文化的重要展陈室,与池边各建筑互为对景,相映成趣。

游览其中,既能感受唐代建筑的恢弘大气,又能了解一代名相的相关文化,还能观赏松、竹、梅、荷与流水、假山营造出来的园林景观。

看点四:梅花亭

沿着清风堂右侧的小路往前走,就能看见一座边宽6.4米,高5.8米的亭子,亭子名曰“梅花亭”。

梅花亭仿原址遗迹,建筑风格为唐式四角攒尖亭,亭前“玉立冰洁保贞固,梅英载世凝雪香”的对联,表达对宋璟的赞扬。

梅花亭原址位于邢台市南七公里处的十里铺村内,建于明正德年间,因宋璟的《梅花赋》得名。

乾隆皇帝曾为梅花亭赋诗“宛然疏影临清水,行矣明朝隐断烟”。

看点五:宋璟碑

在邢台园里,热爱书法的游客可以一饱眼福了,在这里能看到一代书法名家颜真卿撰写的宋璟生平的碑文。

梅花亭内设有一块灰色的碑——宋璟碑。原宋璟碑乃颜真卿为宋璟所立,讲述宋璟生平,表达敬仰与缅怀之情。

相传宋璟去世33年之后,颜真卿应宋璟后裔之托,撰文并书写了碑文。碑的正面、阴面和左侧刻有颜真卿书写的盈寸楷体。洋洋3000余言,叙述了宋璟这位中唐政治家的政治经历和一生的功绩。宋璟碑文,字体端庄,气势开张,磅礴大气。

园内的宋璟碑上,碑文已有残缺。相传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看到颜真卿撰写的已有些残缺的宋璟墓碑时,称赞道“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也”。

2006年,宋璟碑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宋璟碑已经被列为中国一百通名碑。

漫步在邢台园的长廊里,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墙角数枝梅花,在寒风中静静绽放,让人感受到一代名相的清高气节……

2023-05-26 本报记者 张丹 魏志广 摄影报道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2158.html 1 读一代名相 赏清风梅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