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6日
第05版:05

赏水榭 登“长城”

本报记者 崔春梅 魏志广 摄影报道

镇东楼

御碑亭

空心敌台

九门口关

枕潮榭

城墙

秦皇岛园的主题为“天开海岳,万里雄襟”。它以“长城”为主体,将山水、亭廊等景观融为一体,尽显秦皇岛的水景风貌。

漫步园中,赏水榭、登“长城”,在镇东楼里细看“天下第一关”的气势,在戚帅楼里感受抗倭名将的昂扬斗志,你会切身感受到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长城精神”。

看点一:镇东楼

山海关城最负盛名的便是雄踞于东门之上的镇东楼,即“天下第一关”城楼。它是山海关的标志性建筑。秦皇岛园内的主体建筑,高度还原了镇东楼的样貌。这座明清风格的建筑,不管是远观还是近看,都有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

看点二:御碑亭

“我有一勺水,泄为东沧溟。无今亦无古,不减亦不盈……却笑祖龙痴,鞭石求蓬瀛。谁能忘天倪,与汝共濯清。”秦皇岛园内的御碑亭里的石碑上,刻着乾隆所作的《再题澄海楼壁》一诗。

澄海楼位于山海关老龙头长城。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位皇帝每次去东北谒陵归来,途经山海关时,都会到澄海楼观海。站在澄海楼上举目远眺,只见海涛光涌,云水茫茫,极为壮观。

看点三:枕潮榭

顺着花草,走过石桥,经过曲廊,翠竹掩映中出现枕潮榭的身影。它临水而建,颇有“上下天光,影落空寂”的意境。

临水而建的枕潮榭结构轻巧,是由曲廊、小亭等组合而成的建筑群。走过竹桥,在翠竹掩映中来到枕潮榭。榭前的水面有风吹过,荡起层层波纹,四周争奇斗艳的各色花草正尽最大的努力展示各自的风采。

在这里,一个转角、一个矮坡,就是一番别样的景致。可谓是一步一惊喜,步步景不同。

看点四:九门口关

秦皇岛园入口处的“九门口”高度还原了九门口关的原貌。秦皇岛境内长城从东到西有南海口关、山海关、九门口关、义院口关、界岭口关、桃林口关、冷口关、擦崖子关等28处主要关隘。

九门口关有“京东首关”之称,是从东北进入关内的咽喉要道,为明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

九门口关是抗战胜利后冀热辽八路军出关、挺进东北的主要路径,也是解放战争时东北野战军入关解放平津的重要通道。

看点五:空心敌台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口,也是秦皇岛的地理标志。秦皇岛园里,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浓缩版的山海关长城敌台。站在远处,气势磅礴的长城随着地形跌宕起伏,在蜿蜒中开启了一场历史与文化的穿越,向人们展示着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

山海关及山海关长城,是明清时期京城的东方屏障。在这段被称作万里长城精华地段的长城之上,凝聚着明朝很多仁人志士的才智和心血。其中,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成就尤为突出。秦皇岛园里长城的最高处,便是空心敌台。青灰色的空心敌台上方,“戚帅楼”3个大字异常醒目。

秦皇岛地区所见的空心敌台,均为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主持修建。

空心敌台为戚继光所独创,为明长城墙体上用于驻军、储藏兵器和对敌战斗的碉堡式建筑,一般分为两层或者三层。它突出于城墙内外两侧,又被称为骑墙敌台。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期间,利用十余年时间建造出空心敌台1400余座。空心敌台随地置形、大小不一,但“铠仗糗粮具备”。它精简雄壮,战守自如,大大增强了长城的防御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乘高四射,守卒难立”的被动挨打局面。当地人民为感谢这位抗倭名将,特意用“戚帅楼”为空心敌台赋名。

2023-05-26 本报记者 崔春梅 魏志广 摄影报道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2153.html 1 赏水榭 登“长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