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5日
第15版:15

吞铁球宝剑:

气合吞吐斐然功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通讯员 洪飞飞 摄影报道

吞铁球

许凌辉

铁球和钢剑

一把尺余长的钢剑,经观众再三确认没有问题后,从口中入食道,最后连剑带把儿全部吞入口中;兴起时,几把钢剑叠加在一起,同时插入喉咙……

直径约4.5厘米的铁球,一连气吞下4只,铁球在腹内上下碰撞、叮当作响,围观者能听见动静,接着凭借练就的丹田之气,铁球被逐个从腹内推上来,再从口内喷出……

一连串惊险刺激的表演,令在场观众惊叹不已。这便是大名鼎鼎、濒临失传的吴桥杂技节目硬气功——吞铁球宝剑。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吞铁球宝剑代表性传承人许凌辉,将这一绝活儿练得炉火纯青,靠的就是一身过硬的气力。单是吞铁球宝剑这个节目,他最多的时候每天就要表演五六场。

实打实的“武戏”

1

吴桥硬气功起源于汉代,是吴桥民间杂技传统节目之一,与吴桥杂技文化一样,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沿革而形成。

“硬气功,说白了就是绷紧肌肉防止受伤,锻炼手、肘、膝、腿等身体部位的疼痛忍受能力,达到能够击碎一定程度的硬物和承受一定力量打击的效果。”英姿勃发的许凌辉边擦拭着宝剑边介绍。

在吴桥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至吴桥忘马店村。这个村子练杂技的人很多,其中有一艺人叫王成。他为人仗义,与受伤的刘秀换了衣服,策马飞奔,将追兵引开。追兵乱箭齐发,王成施展硬气功和马上功夫,来了个镫里藏身,飞奔而去。追兵走后,王成回来毫发无损。

“这就是我们这有名的王成靠硬气功救刘秀的传说。至今,忘马店村南还留有刘秀曾经拴马的老槐树,这棵树被列入吴桥重点保护古树。”许凌辉说。

“我们吴桥硬气功包含的节目特别多,除了吞铁球宝剑,还有鼻钉子眼茬子、手切红砖、掌劈顽石、肚皮上切青菜、肚子上缠铁丝、脖子卷钢筋、铁板击身、头顶开瓶等。吞铁球宝剑、鼻钉子眼茬子让现场观众惊恐万分;肚皮上切青菜,刀起刀落、菜叶横飞;铁板击身,将铁板打到身上,使铁板弯曲;手切红砖,掌劈顽石,砖石横飞,令人叫绝。”提起硬气功,许凌辉如数家珍。

许凌辉的师父高福洲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的“八大怪”之一,人送绰号“小钢炮”。高福洲擅长表演头顶开瓶、肚皮切白菜、单掌劈砖、掌开鹅卵石等节目。在硬气功表演场地,与高福洲、许凌辉师徒二人同台献艺的,还有“八大怪”之“皮包骨”李印怀、“鬼脚”李亮、“铁罗汉”吴泽霖,个个身怀绝技。

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吴桥杂技艺人表演硬气功时,要将气分别运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四肢、头、腹部、腰部、背部等,通过发功破砖、开石、断铁丝、断铁链、脚踩利刃等。

吴桥硬气功表演节目经千百年传承,已经成为吴桥杂技不可缺少的一大类别。

无数次的吐,练就的吞

2

吞铁球宝剑是一项较为艰苦卓绝的节目,需要表演者从小练就一身过硬的功夫,所以练习表演的人并不多。过去,也是比较大的演出团体才有此节目。明代到民国时期,这类表演较为多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练习此节目的人颇为少见,现只有部分民间杂技团保留有此节目。

人送绰号“金刚肚”的许凌辉从16岁起,就开始跟随高福洲学艺,并深得真传。“那时,我刚初中毕业,心中的偶像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说来也有趣,郭靖的师父是‘江南七怪’,我的师傅也是‘江湖八大怪’里的佼佼者。”许凌辉笑道。

吞宝剑吞铁球这类节目,训练起来会达到残酷的程度,弄不好性命危险。“就拿吞宝剑来说,训练大体分4步进行。第一步是鹅毛探嗓,把鹅毛尾部细毛去掉,入口探嗓,感觉到呕吐立即拔出,恢复正常再探嗓。这样反复进行,越探越深,直到不呕吐了才可以。”许凌辉回忆起自己学习时的情景说,“第二步是嗓中插葱,鹅毛的长度、硬度都有限,所以下一步用大葱叶慢慢从嗓子往下插。随着训练进度,葱叶的数量由一根增加到两根,再到三、四根。之后换成用葱白训练,直到嗓中没有不正常反应才行。”

第三步,也就是吞木剑。用枣木制成规格由小到大的木剑8支。木剑上抹油,起润滑的作用。按木剑规格,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一练习,直至最大号剑插拔自如。

最后一步,才是吞钢剑。钢剑长一般是一尺三寸,剑锋虽不开刃,但也寒光闪闪,经常划破习练者的食管、嗓子,训练时常有血丝附在剑上。“虽然经过了前三步的艰苦训练,但初学时也很紧张,所以当初经常晕剑。一旦晕剑,师父就会掐人中、点三里穴或用凉水喷面,对学生施救。”许凌辉说。

跋涉在杂技梦的征途上,究竟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才能练成?这个中滋味怕是只有艺人自己知道了。

传承之路未停歇

3

人们常见到所谓硬气功的表演,诸如“腹上开石”“银枪刺喉”“刀砍不入”“汽车过身”“头撞石碑”“手指钻砖”“躺钉板”……可谓花样繁多。 硬气功中“硬”的含义主要表现在骨骼的坚韧、肌肉的弹性、皮肤的收缩能力等方面。

“吞铁球宝剑,归根结底靠的是气功。铁球吞入腹中,要靠气功托住,使铁球停留在胃幽门的位置,不让它下沉。铁球喷出时,还要借助气功,用气提丹田的方法把铁球迅速喷出。”许凌辉说,“吞宝剑用的剑长约50厘米,是钢条锻打做成的。吞剑前先用水把剑擦干净,然后将剑缓缓地送入口中,直至将整把宝剑被吞入口中。”

单这一个节目,就能体现出中国古代杂技艺人的智慧。他们没有现代化技术,也能清楚了解人体内部结构,有哪些地方是可以调动、可以控制的,然后设计出精妙绝伦的杂技。

为了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今年37岁的许凌辉也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徒弟。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吞铁球宝剑这一带有危险性的节目已经很少有人来学。能掌握这种技艺和表演的人越来越少,濒临失传。

“我从小就跟随师父学了这一身本领,也去过全国很多地方交流、表演,领悟到练气功的人身上都有坚韧不拔和拼博进取的精神。”许凌辉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一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俗杂技的价值。同时,也特别希望把自己的技艺尽数教给徒弟,让杂技升华丰盈孩子们的人生,让他们身怀绝技,去驰骋疆场、勇闯天下!”

2023-05-25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通讯员 洪飞飞 摄影报道 吞铁球宝剑: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92098.html 1 气合吞吐斐然功 /enpproperty-->